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语文2022版新课标学习心得 曹小凤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1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曹鹏

语文2022版新课标学习心得

曹小凤

暑期通读了《语文课程标准》,认真聆听了多位专家关于新课程方案理念的阐释,深入领会到: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经历了一系列的线上线下培训学习和自己不断的实践探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我也寻到了一些教学的新思路。

一、设置多元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新课标倡导“增强课程实践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语文课堂中应利用情境教学以唤醒学生学习兴趣十分必要。情境教学能够化抽象为具体,降低文本理解难度,从而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培养学习动机,辅助学生高效学习。例如我在教学说明文《中国石拱桥》一文时,首先利用PPT直观展示文中提到的卢沟桥、赵州桥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分析这两座桥的特点,之后在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关于两座桥典型特点与设计优势的说明,同时鼓励学生绘制图表,将两座桥进行对比。学生在这样的活动情境中学习课文比单纯的读文章分析重点词句更有兴趣,学习效果更好。

二、教学评价多元化

新课标理念“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我们要摒弃考试评价这一单一模式而探索教学评一体化设计,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便及时了解学情,给予学生科学而有效的反馈与指导,促进学生更透彻地了解自我,提高自我。以《社戏》教学为例。社戏是民间节庆时所演的一种戏,而课文所描写的是“我”看社戏时的经历,篇幅整体较长,在学习这篇课文时,首先,学生要梳理清楚文本所描述的事件,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也可以按照故事发展顺序。而后,学生再去详细研究文本的内容,这样更容易让学生在阅读之后有所掌握。在学生学习和阅读的过程中,便是教师利用综合性评价推动课堂的最好契机。比如对学生的阅读方法、习惯以及其阅读思维等方面进行评价,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此外,还可以结合学生之间的评价、师生之间的评价、小组之间的评价等,丰富课堂评价形式,形成综合性评价网络,让学生能够在更系统的评价中了解自身,有序提升。

三、渗透情感教育,完善价值取向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对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价值取向,以突显语文学科人文特点,为全面发展提供助力。以我教学《关雎》为例。这是我国爱情诗之鼻祖,讲述一位男子的漫漫追妻之心路历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佳句。在赏读完诗歌之后,我与初二的少男少女们一起探讨“爱情是什么”的话题,学生们从一开始的扭捏到侃侃而谈,最后我们还总结了四条求偶原则:标准要高,要选“淑女”和“君子”;追求过程执着但要文明有礼貌;示爱方式要高雅;为了爱情还要敢于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讲,他们对爱情很感兴趣,很懵懂,借这样的唯美诗篇适时的给予价值引导,比单纯的说教更有促进作用。

以上是我就自己的课堂教学经历浅谈了几点自己关于课堂教学中践行新课标理念的一点思考。我始终深知,新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学习不止,探索的脚步不止,新背景中定会蕴藏中新的生机。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寻觅语文教学新思路。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