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群思想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任务群学习心得
冯小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借鉴并承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思路,引入了“语文学习任务群”这一组织形态,并以三个层面设置了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将文化、生活和语言文字的学习编织在一起,课程内容的组织呈现出动态化和结构化的特征,更有利于让语文学习成为探究的旅程、生活的淬砺、心灵的相遇和情感的撞击。
三年前岳亚军校长尝试在初一年级语文组实施大单元教学,很多老师不适应不接受,觉得没有效果,影响学习成绩。而现在,课程标准规定了任务群的组织形式,它与大单元教学是类似的思想理念,单元整体教学势在必行。它顺应了语文课程从知识本位向素养为本转型的需要。以生活为基础,以学习任务为引领,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和多种学习方法。每一个语文学习任务群都是由一个个单元组成的。这个单元综合性很强,与以前的内容单元不同。以单元为载体,就可以在习得技能的基础上,形成一些更上位的抽象观念和方法。当你进入下一个单元学习的时候,如果老师也做同样的结构化处理,学生就可以用这个单元形成的上位的观念和方法去指导下个单元的问题解决。如果每个单元都是用这样的方法来做,我们的学生在学每个单元的过程中都经历一个从具体文本到抽象观念方法,再从抽象回到具体,用抽象的方法观念指导下个单元具体的问题解决和项目的实施。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每个单元的进行不断地迭代,我们就培养了学生在每个单元解决各种不同情境下现实的任务,培养了学生灵活地运用学科的观念、方法去带动相关单元的知识技能,解决一系列现实生活问题的本领,这就是核心素养。
七年级语文学科组,在岳校长的指导下,上学期进行了两次任务群思想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展示。一个是我做的七年级实践“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制作生活启示录》,一个是牟老师做的七年级实践“跨学科学习”《社会实践调查——编织一张防骗反诈网》。这是我第一次实践任务群教学,来看看几组数据和我的观察实践体会。学生也是第一次在任务群形式下进行自主学习。我特意观察了学生的神态表情,初次阅读一组群文的时候,基础薄弱的同学束手无策,基础好的同学也会叹气。我当时其实也是非常忐忑,但不得不鼓励学生:“有痛苦才有蜕变。”学生花了3-4个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前三个任务的预习作业。文本阅读加补充背景资料,阅读总量达14000字。课堂教学完整的4课时,100%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包括制作思维导图,绘制生活场景,创编生活感悟金句,小组交流,学生自评互评,整组上台展示,上台学生答辩等,直到最后一个任务写下了“我的生活感悟”,大多数学生用时仅仅30分钟写下超过800字的文章。最后请学生比较了任务群教学和平时教学的差别,以及自己的收获。学生严子轩说,任务群教学每个人参与其中,给更多同学表达的机会;张梦琪说比平时上课更新颖更有趣;蒋晗琳说,我感受到了群文阅读的“痛”,也明白了解决问题后的“乐”。在这期间,我更好地掌握了速读、复读的方法,文字中的哲理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让我们学会对刚起头的人生也有了最真实的思考和感悟……
任务群教学实践,还有很多值得推敲学习的地方。幸好“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任重道远,全体语文老师定会再接再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