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心得
杨蕾
2022年7月3日我有幸聆听了陆志平老师题为《学习语文新课标,深化新教学,建设新课堂》的精彩讲座。陆老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做了精准深入的解读,同时也对一线教师以任务群统领大单元设计落实到课堂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陆老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和体会,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学习后,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这次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1、新课标的意义。义务教育的学生正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新课标将关注点集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中华民族自尊心、爱国情感、集体意识、文化自信等方面。新课标的变化是国家意志和时代的需要。课程标准的研制和修订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引擎和支点。没有这个引擎,改革引发不出来;缺乏这个支点,改革就无从着力。新课标细化了“核心素养”“立德育人”的要求。从知识本位向人的素养本位的转型。新课标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表达作为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和总目标。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培养出拥有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的学生,也迫使我们引领语文教学变革,提高初中语文义务教育的质量。
2、任务群的价值。陆老师在讲座过程中向我们展示了全国一线中小学教师任务群教学的丰富案例和成熟经验。教学从来就没不是闭门造车,培训研讨的意义就在于让老师们开眼看世界。任务群教学是大势所趋,而践行任务群教学的老师们是现代语文教育的先驱者。看着前辈们开疆拓土的壮举和成果,我意识到任务群教学不是一种噱头,这是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任务群教学是实实在在引领着语文教学改革,以学习任务统领课堂教学过程,再造课堂教学流程,建立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语文课堂。任务群的设计原则和思路是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以真实情境中的学习任务统整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引领学生的深度学习。
3、教师的变革。新课标下的学习任务群的设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减少灌输式讲解,多匀出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带着问题学。拓展阅读面,扩大阅读量,这也有助于解决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的“读书少”的问题。做到“打破体例、取舍分工、分工协作、共享成果”,对学生的要求是学生从接受者变成参与者,讲堂真正变成学堂。任务群的设计要求教师不仅仅知道教授的知识点,更要能拥有宏观的大格局。比如课前准备,首先要明确单元的学习任务群。比如七下第四单元,有回忆录,有短篇小说,有议论文,还有两篇文言文,文体很杂,不知道怎么去抓教学的内容、目标。我们认真研究这个单元的导语、课文、各课的学习提示,以及单元学习任务,就会了解这个单元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教师备课时除了认真研究单元学习任务,看怎么把这些任务转化为问题和学习的方法,还要注重与上下任务群之间的衔接和梳理,帮助学生树立语文体系。如果教师都不能与时俱进,又怎能奢求学生全面提升核心素养呢?
教育教学不是纸上谈兵,必须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此次陆老师的讲座告诉我未来的教学之路还很长,广阔天地,我们大有可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