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记叙文阅读教学多年来形成的套式:教师围绕“课文”不厌其烦地讲,学生围绕“课文”疲于奔命地记。《语文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所提出的能力训练要求被淡化,而作为训练所用的课文的作用却被无限地夸大。“抱着课文打滚”照本宣科已成为普遍现象。一篇课文教师讲上几课时,然后根据中考考点拼制出若干练习,结果却适得其反: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不少,阅读、理解能力却没有得到提高。
围绕单元主题组织教材是部编版中学语文教科书编排的突出特点:一、按照反映的生活内容进行分类编排。每册现代文的单元课文基本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主题编排;二、按照文体分类编排。如:七年级的学习重点是记叙文,因此每单元均有四篇课文是记叙文;八年级重点学习的是说明文,因此八上第三、四单元,八下第三单元编排均为说明文;九年级的学习重点又转移到议论文,因此九上第四单元、九下第三单元均编排为议论文。不管以哪种方式进行编排,这中间的要求是一致的:一、要求学生认识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二、提高学生运用和鉴赏语言的能力。这两个要求始终贯穿在单元教材的“导读语”、 “课文”“综合实践”三个部分,使各部分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初中记叙文阅读的主题整合教学策略研究,能更好地根据主题对教材内容进行第二次重组和整合,能更好地实现课程编排的意图。此次研究课,岳校长将《陋室铭》和《爱莲说》进行整合教学,就是来突出刘禹锡和周敦颐身上“出淤泥而不染”高洁、宁静、安贫乐道的高尚节操。在思维导图和问题情境地创设下,学生乐意说,乐意思考,这就是整合教学向前迈进的一大步,有效地改变单课教学“费时多、效率低”的现状。
听完这堂课,对于主题整合教学我也有一些启发。如《范进中举》和《孔乙己》分别在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和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但两篇课文的主题相同:同是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以及对读书人身心的毒害。如果我能将两篇文章进行主题整合阅读教学,学生就能更鲜明地感受到封建社会读书人穷其一生去读书的悲惨命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