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串的连问、可以简单应答的碎问和随意的追问,广泛存在在语文教师的课堂里,我称之为扁平式提问,这种提问“方式简单粗暴”“缺少思维深度”“只停留在知识层面”的问题往往是阻碍学生思维发展的。
而那种围绕教学目标,设置贴合生活的情境,将“纷繁散乱”的问题整合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我称之为立体式提问。这样的提问能串联和支撑起整个课堂,能引发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度研读,能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当然也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解决,恰恰也符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同样的教学目标,不同的课堂“提问”,课堂效果也会产生较大的差异。现以岳亚军老师的《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陋室铭》《爱莲说》整合教学》课例作为说明,展示他立体式的几种提问方式。
一、从文字到文学到文化的螺旋上升式的提问
岳亚军老师的第一个算不得环节的环节是这样的:“从老师的名字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的答案当然五花八门,但是岳亚军老师从自己的名字说起,启发学生对自己所阅读的内容多样化思考,敢于提问,善于发现问题。从文字的角度,上升到“岳飞”上升到“超越亚军”一语双关的文学手法,算不得一个教学环节,却一定算得上一个“亮点”。
课堂的第一个活动是:“根据助学资料及你自己掌握的知识,简要讲讲陶渊明、刘禹锡和周敦颐三位“鸿儒”的故事---一个基本的要求:能吸引人。”
普通老师往往将这个环节设置为:请同学们阅读助学资料,圈画关键,然后教师以讲代学,会把材料给孩子说一遍。那么学生能力的提升在何处呢?但是岳亚军老师的处理艺术化了,“鸿儒”这个词出自《陋室铭》中,指的是“博学的人”,称这三个人是“鸿儒”太合适了,其次是“能吸引人”,简洁的要求,直击心灵,包含了“讲清人物的生平经历、讲话时语音语调等具体的要求”。这样的提问,学生从“文字”中,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其次,岳亚军老师以“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为教学核心,结合学生疑问,引导他们紧扣关键字词感受人物的心灵律动,探寻古代如刘禹锡“这一类”知识分子的人格追求。课堂教学中,比较周敦颐与陶渊明的不同;探究刘禹锡的精神世界。学生就不仅读懂了周敦颐、陶渊明、刘禹锡的精神追求,而且也读懂了很多如刘禹锡一样的文人的精神追求,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厚,弥散着浓浓的文化味。
由此,从这两个环节看到一种设问,是从简单的文字走向文学的意味,甚至走到文化的层面,提问的螺旋上升,恰是学生思维的螺旋上升的过程。
二、围绕教学目标设置有效情境的提问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教师会围绕教学目标设置问题,但是这种问题直接问就显得“简单粗暴”,学生回答这样的问题也会显得“机械无趣”,由此创设情境成为必然之选。选情境却是个难题既要贴合文章的“义理”也要贴合学生的“学情”,如此“合理合情”,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入深度学习。
请看如下岳亚军老师的教学片断:学习活动二:穿越时空的对话---对话情境有一天,陶渊明和周敦颐应刘禹锡的邀请,来到了刘禹锡的陋室。先请同学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
三位“鸿儒”围绕《爱莲说》进行了对话:
刘禹锡:周老弟,最近拜读了您的《爱莲说》,写得真不错啊!
周敦颐:两位老兄好!还请两位老兄多多指教啊。
陶渊明:周老弟啊,非常感谢您在《爱莲说》中写到了我,不过有一点我想请教,在文章里,您是表扬我呢,还是批评我呢?
假如你是周敦颐,你的回答是: … …
(要求能从文本中找到相关的证据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位“鸿儒”围绕《陋室铭》进行了对话:
周敦颐:刘老兄啊,如果陶兄选择了隐居式,我选择了君子式,您作为一代诗豪却身居陋室,您选择的是哪种生活方式呢?
如果你是刘禹锡,你的回答是: … …
(要求能从文本中找到相关的证据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个情境的使用“出神入化”,创新点先是让三位“鸿儒”穿越,实现同时空对话,这是一大飞跃,因为按照惯常思想,这些文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而现在他们竟然聚在了一起,探讨起了作品。第二创新点在于学生可以运用想象三位鸿儒相见,学生可以表达的内容很多,因此这个情境设置地“合情合理”,学生很有探究的欲望。
第二个情境解决两个问题:陶渊明和周敦颐之间的差异,同时理解“正衬”和“反衬”两种手法,这一情境的妙用,两位鸿儒“思想境界”的差异区分出来了,两种语文的手法也彻底理解了,甚至也通过朗读训练,更好地理解了“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内涵。
第三个情境则是一个提升思辨力的情境。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建立在对陶渊明、周敦颐的思想掌握的基础上(这恰好是前一环节的铺垫),其次要对《陋室铭》的每一句话进行微观的分析,与《爱莲说》的思想内容进行比照,所以充分打开了学 生的思维之门, 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这是从主题 的角度整合的主问题。更可贵的是学生从这个环节理解了《陋室铭》不仅仅表明自己的心迹,更是与官场黑暗势力作战的檄文,对文本理解达到新的层次。
教师在教学中的设问水平,基本体现了学生的思维力层次。故而应努力从扁平式的提问,向岳亚军老师这种立体的,启发心智的提问设问迈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