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菊香名师工作室总结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效率
忙忙碌碌中,一个紧张又充实的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又过去了,本学期是我加入菊香名师工作室的第三个年头,在岳校的精心指导下,我有幸被岳校聆听了三节课,并且也以徒弟的身份聆听了岳校的几次精彩的讲座,每一次的学习都让我受益匪浅。我就以文言文教学作为总结的切入点来谈谈在加入菊香工作室第三个年头的自我反思。
我对文言文教学就一直有这样的困惑,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到底应该如何教?是不是都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来做,读一读、背一背、理解大意就行了?很多老师包括我自己,在教文言文的时候把很多精力都投放在了字词句翻译以及文章背诵上,天天重复低效的背默背默中,导致学生会有“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这样的感叹。所以在岳亚军校长的带领之下,尤其是经历了这么多年语文教学之后,岳校以评课讲座的方式向我们强调的是:对待文言文,语文老师要有一双披沙拣金的慧眼,要有一份机巧百变的灵性,一个扎实深厚的功底,学会随文而教,相机而行。语文老师要有文本解读的穿透力,教学目标的定位力,学习情境的设计力,重点难点的化解力,学生持续学习的促进力,每一句话都是金玉良言。这么多力量铸就的文言文课堂,肯定能让学生的文言文解读能力有质的改变,也会远远不局限在课程标准的要求里。其实,理解文言文大意是标准里的要求是总体要求,是基本要求,是最低要求,整天让学生挣扎在文言文的最底线要求上,感受不到任何的趣味,难免要叫苦不迭。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文言文的畏惧心理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美。
文言之美的品味应该建立在学生熟练掌握运用古文语法规律和常见实虚词释义之后,通过斟词酌句的品读和有感情的诵读环节上的,这种想法源于岳校分享在群里的《富贵不能淫》《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设计,他整堂课由“扮演角色疏通文意”“角色对话,探究大丈夫的内涵”、“朗读成诵,深度讨论”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的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和“深处”——深度学习。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中纠正文意理解错误,在思辨中加深理解,在讨论中达成创新,让学生很享受地完成了文言文的课堂教学。
以上就是我本学期在文言文上尝试的做法以及做的反思,与此同时,工作室成员也开展了很多次的其他的交流活动,岳校向我们推荐了《三十六计》和《兵法策略与语文教学》等非常有意义的书籍,我自己也在品读中。岳校也多次强调文言文篇目的增多已经是未来的走向,文言文的先进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引进需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尝试,不断学习才能为己所用,才能让学生摆脱害怕文言文的心理状态!这样看来,我们工作室在岳亚军校长的带领之下,不光是文言文教学课堂,我相信其它的教学课型也会有大的突破,而我也会抓住这一次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