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工作室总结
周文杰
2020年参加了工作室的很多活动,有同课异构,有制作成语长廊,有学习心得交流等等,每一次活动的参加,都能让人有所收获。
听同事进行的同课异构,可以看到不同教师处理同一文本的教学艺术,学习之余既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又促使自己有深入的思考。制作成语长廊,了解了成语背后的渊源,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梳理。学习心得交流,分享自己的听课、阅读体会,倾听他人独到的见解,对自己的教学大有裨益。
尤其是每次开展完活动后,都要求写的评价、反思,逼迫自己静下心来梳理一阶段的教学思考和教学认知,促进自己对一些教育教学现象展开分析,提供了许多可供写作的素材。比如在听了《伟大的悲剧》后,对于采用“板块教学”的利弊有了自己的理解,同时对于“内容概括”这一教学环节的操作过程也有了准确的判断。再如听了《思,在百草园》的同课异构后,除了对教学重点的确定产生思考外,也让自己系统梳理了对比阅读这一教学方式的特点与一般策略。碰巧阅览室阅读《中学语文教学》(2020.07)时,读到了一篇关于对比阅读教学的课例分析,以及一篇探讨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论文,也让自己原本模模糊糊的思考逐渐有了较为清晰的轮廓。
在每次工作室活动中,始终有个困惑,就是每次老师上完课,然后布置评课或者撰写心得上交,再然后就没有了,最后也不知道自己想的是否正确。对于一个问题的看法,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见解,但不可能都是准确科学的,如果缺乏必要的交流尤其是相互讨论,或者总是一言堂,那一些错误的或是偏颇的认识还是存在,听课学习的效果仍是拘囿在自己的经验世界里,难有真正的收获和成长。
对于下学期的工作室活动,想提几个设想:1.想请岳校长给工作室成员上一节展示课,亲身体会一下岳校长的教学艺术;2.聘请一些语文大咖(如黄厚江、曹勇军、肖培东、梁增红、仇定荣等)来上课、做讲座,长长见识;3.买一些有用的教学用书,抽时间一起阅读一起交流;4.提供一些外出听课的机会,开开眼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