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香工作室2021年上半年工作小结
岳亚军
本学期按照计划重点完成了三项工作:
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成员的教科研意识
开学初,组织全体工作室成员聆听了徐惠仁先生所作的题为《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的报告。徐先生从选好主题、厘清观点、设计结构、清晰表达、讲究格式等8个方面,既高屋建瓴,又形象生动为我们阐述了教育教学论文写作的要求和具体的策略。聆听报告之后,全体成员撰写了感悟性的文章,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纷纷表示,要加强理论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做一个有思想的实践者。希望自己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想法,会设计,能落实,善提炼。在教学实践中提升思考力,注重积累实践经验;善于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养成随时记录的好习惯,及时捕捉灵感。能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梳理自己的教学法。更要提升“研”的能力——提升专业智慧。教学是教研的基础和归宿,教研是教学的推进剂。教育科研是名师与普通教师的分水岭。我们要把工作当作学问来做,对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等都要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见解。
二、加强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不断提升反思水平
这学期,工作室成员开设了许多研究课,我也为工作室成员开设了一堂有许多破绽的研究,目的就是要求成员以此为案例进行深入的反思。我时刻告诉我们的成员,不要让我们的经验成为偏见。要善于从别人身上反过来看自己,把别人当作自己的镜子。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也就是反思自己。人的意识对物质世界的超越、对肉体的超越首先就体现在反思上。自己和别人在肉体上肯定不同,但反思、换位思考使我们意识到我们在精神上是相通的。只有在对对象、对他人的影响上面,我们才能够看出自己的本质,这就是反思。对象世界就是你的一面镜子,你的灵魂就是你发出的光,这个光在镜子上面反射回来,你才可以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形象,这就是反思。现在,我们每一个的成员的反思水平在不断的提高。
三、基于书稿的撰写,对古诗文教学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精选的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当课程改革走向深入,语文课堂教学正由以双基为目标,以教授为主宰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新教学形态转变。这种转变,是基于传统教授教学优势的转变,是顺应时代发展素养要求的导向转变,也是教学从重视教师的教向学生学的观念与技术的转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将为我们工作室出版一本题为《初中古诗文这样教——PK名师的课堂实践与反思》的专著。本书旨在借鉴名师古诗文的教学经验和技术,探究新时代背景下古诗文教学的新样态,不断提升学生古诗文的阅读与鉴赏水平,形成审美能力,更好地传承和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工作室成员将其视为积淀古诗文素养、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重要载体,收集了大量的名家案例,对照自己的课堂实践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将于暑假形成初稿。
2021年6月25日星期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