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听课札记 石梦娇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28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牟文磊

听课小结

石梦娇

思,在百草园》此文为线索,把对百草园的描写及作者的感触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抒发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敬仰之情,主题鲜明,富有感染力。

作者略写百草园内翠竹、棕榈、桑树、菜畦等在料峭的春寒中生气勃勃,以此引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赞颂。详写百草园中的小草,说它们是生命的火苗在升腾,是对新的希望的追求,说它们绿色献给大地,献给人类,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和新生给人们以奋斗不懈的鼓舞,以此赞颂鲁迅先生的精神,继而表达了学习和发扬先生精神的决心。

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同,课文对两处生活学习叙事,表现不同笔调,在叙事中抒情,表达情感倾向,以此表现主旨。选文抓住主要景物——草,展开联想,运用象征,直接表达思考,抒情议论相结合。内容重点落在“思”这个词上面,这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两位老师对两文的景物描写内容、写法都展开了详细的对比,对学生的语段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和指导,尤其是庄烨老师,在一次次的修改与要求的细化中,培养了学生模仿与景物描写的能力,并能在最后提出要求学生赋予景物描写一点人情味,要在描写中浸润作者的情感、思考。但我们也意识到,情也好,理也好,志也好,与景物的特征是分不开的。为什么刘绍棠能由百草园的草抒发努力奋斗、振兴中华的情怀,前面的描写就奠定了基础,比如“百草园的草呵,不正植被华夏,给进击者以不尽的养料”,这是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又比如“小草信仰春天,先生信仰中华必将振兴”,这里最明显,直接将小草与鲁迅先生放到一起,让我们感受到二者融合在了一起,显示出对未来的自信,对中华民族的自信。从百草园的三味书屋》一文中,两处生活对比,快乐与枯燥显而易见,由此怀念儿时生活,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就顺理成章。

所以我认为可以借此提醒学生,尤其是初一的孩子,要想让自己的写作富有人情味,不光是添加几处议论抒情的句子就行,还要有恰当的描写、叙事,与主旨相契合,如何通过写百草园表达这个“思”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还有主旨的提出与内容的过渡,选文以草为象征,由草联想到了鲁迅的精神,这种过渡是自然的,合理的,如果牵强附会,强加抒情议论定然觉得突兀生硬,这也是学生在修改语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