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三十六计之反客为主 ——《敬业与乐业》案例分析 张静雯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07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牟文磊

三十六计之反客为主

——《敬业与乐业》案例分析

张静雯

【原典】

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

【原意解释】

此计运用此理,是说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易经·渐》卦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要循序渐进。

古人按语说:为人驱使者为奴,为人尊处者为客,不能立足者为暂客,能立足者为久客,客久而不能主事者为贱客,能主事则可渐握机要,而为主矣。故反客为主之局:第步须争客位;第二步须乘隙;第三步须插足;第四须握机;第五乃成功。

客有多种:暂客、久客、贱客,这些都还是真正的,可是一到渐渐掌握 了主入的机要之处的话,就已经反客为主了。按语中将这个过程分为五步:争客位,乘隙,插足,握机,成功。概括地讲,就是变被动为主动,把主动权慢慢地掌握到自己手中来。分成五步,强调循序渐进,不可急躁莽撞,泄露机密,只会把事情搞坏。用在军事上,就要把别人的军队拿过来,控制指挥权。

按语称此计为渐进之阴谋,既是阴谋,又必须渐进,才能奏效。 李渊在夺得天下之前,写信恭维李密,后来还是把李密消灭了。刘邦在兵力不能与项羽抗衡的时候,很尊敬项羽,鸿门宴上,以屈求伸,对项羽谦卑到了极点。后来 他力量扩大,由弱变强,终于将项羽逼死乌江。

所以古人说,主客之势常常发生变化,有的变客为主,有的变主为客。关键在于要变被动为主动,争取掌握主动权。

反客为主,用在军事上,是指在战争中,要努力变被动为主动,争取掌握战争主动权的谋略。尽量想办法钻空子,插脚进去,控制它的首脑机关或者要害部位,抓住有利时机,兼并或者控制他人。古人使用本计,多是对于盟友的。往往是借援助盟军的机会,先站稳脚跟,然后步步为营,取而代之。反客为主。反:(对立面)转换。为:成为。原意是主人不善于招待客人,反受客人的招待,即主人的地位反被客人所取代,在军事上指利用某种机会或条件,兼并别人的力量,使对峙双方的地位发生变化,从而变被动为主动。

【教学解读】

这篇演讲,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演讲一开始,梁启超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又用责任心趣味总结全文旨意。敬业与乐业的前提是有业。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在论证敬业问题时,先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接着,提出为什么该敬呢一句设问。作者从人类生存的需要(为生活而工作)与个体生活的意义(为劳动而生活)出发,论证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道理。在作者看来,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在职业的神圣性质上,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别。因此,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至于该做哪一种劳作,全看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只要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于是,他又设问: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庄子、孔子、曾文正公的名言,木匠与政治家、挑粪工与军人的比较,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仅有发愤忘食敬业还不够,乐以忘忧乐业才是人生更高的境界和价值。论述乐业重要性时,梁启超先从司空见惯的做工好苦呀的叹气声中谈起,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对于无法逃避的事,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为什么呢?这句设问下面,列出了四个理由。这四个理由,浸透着深刻的人生体悟和哲理,相信任何一个曾经专注于某项工作或事务的人,都会有同感和共鸣。

演讲最后,梁启超言简意赅地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责任心乐趣,强调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并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这篇演讲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以及演讲词的口语化。儒家的《礼记》《论语》、孔子、朱熹、曾国藩,道家的《老子》《庄子》,佛家的百丈禅师,都被作者拿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九年级上要重点学习的表达方式是议论,《敬业与乐业》是我们在九年级上接触的第一篇议论文,学生虽然对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并不陌生,但知识点还缺乏系统性,比如议论的三要素、论据的两种类型,论证的几种方法等,学生都不甚清楚,因此在该课的教学前,先要有一个知识的准备,简介议论文的一些相关知识,议论文阅读的一般方法。

【实践案例】

课前准备:

教学案自主研读初步学提供议论文知识,学生以《敬业与乐业》为题写作议论文,写好后与梁启超的原文进行对比找出三处以上不同并做好批注。

教学设计:

师:课前同学们跃跃欲试,写成了议论文《敬业与乐业》,这节课我们来看看梁启超先生是怎样来写的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找找同学们的作品和大师的差别。

学生讨论后明确:

小组1:梁先生在写敬业与乐业前写了有业,有业是前提。“有业”是“敬业”、“乐业”的前提基础,对“待业”的态度,决定能否“敬业”、“乐业”。先引用孔子的话,再用事例证明,然后用自己的话从反面论证了“有业”的必要。而我们组同学的作文,对“业”的理解,没有局限于职业成人的工作,可以指学生的学习,课外活动等,可以指自己的兴趣爱好,学术研究,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小组2:梁启超先生运用了较多的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方法,由“主一无适便是敬”——朱熹;“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孔子这几个名言作为道理论据,引出什么是“敬”。

举了“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这两个例子论证:职业都是神圣的,应有一种敬业精神。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庄子》;“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曾文正;“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孔子,作为道理论据论证做事专心,心无旁骛,这样就是“敬业”。

 

小组3:乐业部分,先反驳“做工好苦”,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列举了四个原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

 

小组4: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师引导归纳: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例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做了生动而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主一无适便是敬的解释: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例如,提到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又如,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此外,几处设问句的使用,恰到好处地把几个分论点提炼出来,有利于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

【案例分析】

反客为主步须争客位;第二步须乘隙;第三步须插足;第四须握机;第五乃成功。

第一步争客位,要求学生自己创作议论文。让学生处于主位,课文退居客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一言堂变成了多言堂,多了生机与活力。新课程提倡建设性学习,倡导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才能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自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才能培养他们的能力,发展他们创造性思维,冲破目前还普遍存在的师生之间只有灌输,缺乏交流的状况,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沉闷局面。那么如何让学生语文成为课堂的主人呢?我们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环境、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认真分析、归纳、类比和交流等互动,积极参与语文学习。使语文教学的课堂,真正成为一个人人平等、师生互动、相互促进和生动活泼构建语文知识的过程。从而使我们课堂教学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第二步须乘隙,创作好后让学生读读自己的文章并加以修改。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受“学生作,教师改”这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为改好一篇作文可谓是花尽心思,而学生却收益甚少,教师也被拖得精疲力竭,且效率低下。于是有人编了这样的顺口溜:“上辈子不是人,这辈子改作文;白天上课写笔记,晚上点灯改作文。”而且学生并不领情,常是一塞了之,正所谓“作文一笔糊涂账,改与不改一个样”。叶圣陶先生曾直言不讳:“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其实,就达成文从句顺这个作文目标而言,学生的自改互改要比教师的批改有效得多。现在,传统的“精批细改”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

第三步须插足,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找找同学们的作品和大师的差别。让学生真正通过阅读比较走进《敬业与乐业》文章。

第四须握机,合作交流后学生展示,老师抓住时机点评。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导”字上。导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学。导是在教师的帮助下让学生更好地学,但导不能放任学生漫无目标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应该是指导者,组织者,学生的学习伙伴,学生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的评判者。总之,教师主导的作用应体现在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取得更大的进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敬业与乐业》为九上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相对于记叙文,孩子们对于议论文的说教不感兴趣甚至反感,反客为主,让学生先写并与梁启超的经典作品进行比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也为写作议论文作了铺垫。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