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听课感受 杨蕾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02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牟文磊

听课感受

杨蕾

 

上周四听了三位老师的课,我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换我来上,会上成什么样?大底也是这样吧,甚至还不如这两位老师。《我为什么而活着》这是一篇自读散文,在整个单元导读中,这两篇散文是哲理类散文,我划出了“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而忽略了“反复品读、欣赏语言”。可能是和自身素养有关,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总会无意识的忽略语言文字的品味,除非是考试要考,教参有重点解读。所以当岳校长问我这篇课文的重点是什么的时候,我想当然的回答不就是哲理么?可是如此简单的哲理,学生难道读不懂吗?联想到平时的散文练习时,难道学生读不懂文章吗?其实并不是,更多地时候是读不懂散文语言。学生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往往是老师的问题。文本解读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包含作者到作品再到读者的思想表现和重构。很多时候我所谓的备课其实就是照抄教参,自主解读能力得不到锻炼,以至于语言文字也成了学生的短板。一篇独立的文学作品其实是一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语言、情感和思维系统,能够架起读者和文本之间连通桥梁的正是语言。平时的作文训练时,我也总说学生的语言不行,其实最大的问题不是学生,而是我。只有先转变我的教,才能转变学生的学。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