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曹小凤《关于自读课文教学的一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31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牟文磊

关于自读课文教学的一点思考

                     ——以《一滴水经过丽江》为例

曹小凤

5月16日,菊香工作室开设了三节研究教学课,其中两位老师上的都是关于自读课文《一滴水经过丽江》。这引起了我关于自读课文教学的一点思考。

作为游记单元中的一篇,《一滴水经过丽江》的教学必然是紧扣第五单元的目标,即“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并揣摩和品味语言,欣赏、积累精彩语句”,同时,还得指导学生读出这一篇游记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把握文章的写法、体会及其表达效果作为重点,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这种独特写法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感情。

同时,这是一篇自读课文,面对“一滴水”丰富而深邃的内涵,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有所取舍。教参的“教学建议”强调“本文是自读课文,在教学中当然要突出学生的自主阅读”,又着重指出“本文最为突出的特点,也是它最能吸引学生的特点,就是它写法上的创新性,而它写法的创新又非止一端,需要教师适当多给些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建议”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教学这篇文章,应坚持以学生自读为主,重在体悟游记写法的创新,而不是刻意地去挖掘、拓深这篇文章的主旨内涵。

怎么教学更为简捷有效呢?还是要从自读课的文本资源中寻找抓手。这篇课文后面提供了一段“阅读提示”。这段“阅读提示”首句就是“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品”,文章“构思新颖”“视角独特”,而后简介了这篇游记的内容,要求大家“朗读课文,注意想象这滴水的奇幻生命旅程,体会作者写景中饱含的情感”。细细一读,我们应该关注到“别具一格”这个概括性极强的关键词。“别具一格”怎样才能让学生自读出来呢?阿来怎样借助一滴水实现这篇文章的“别具一格”?如果教学设计时能扣住“别具一格”提问,能够着眼于整体带动对这篇游记的理解品读,着眼于引导学生长时间、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真正意义上地牵动了对整篇文章的阅读思考,避免了课堂教学中出现零散的、短暂的、浅层的问答式提问,又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自读兴趣,让学生在自读中有效学习,细读文本,提高理解能力与阅读能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