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经过丽江 教案
庄烨
教学目标:
1.理清一滴水的行踪,了解丽江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情。
2.把握课文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角,理解这种写法的妙处。
3.品味作品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导入:在我国的西南边陲,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她的名字叫丽江,因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聚的地方。作者阿来以一滴水的独特视角,带领我们去游览这座古城,更增添了一份新奇的美感。今天就让我们来赏读这篇佳作。这是一篇游记,我们先来认识下游记。
游记是散文的一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文学体裁,它的内容非常广泛,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社会生活都可以成为游记的题材:它的写法比较自由,既能增长读者知识,开阔其视野,也能给他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共鸣。
游记的要素:第一,所至,即作者的游踪:第二,所见,即作者在游程过程中目賭的风貌,包括山水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现实生活等:第三,所感,即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
追随一滴水的踪迹
游记,就是把旅游中的所至所见所感用文字记下来。下面就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结合“阅读提示”,勾画出一滴水的行踪,完善预习中的路线图。
1. 学生独立自学
2. 小组合作交流
3. 学生上台展示
体会一滴水的视角
从图中,你除了能看出地点的转换,还能读出什么?
看丽江的角度也不同,有俯视、仰视、平视;有远观、近看;时空变化
为什么以一滴水的视角写丽江?
打破时空束缚,看丽江的角度是多样的,符合水自由灵动的特点。
揣摩一滴水的关注点
一滴水经过丽江,用了多长时间?(几百年)。几百年前一滴水看到了什么?(明代、木氏家族、徐霞客、四方街等)。板书:历史厚重美。
四方街的现在怎么样呢?听老师朗读课文13-15段,在听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最想去哪看一看?
课文几乎没有具体细致的写景,山峦、瀑布、田野、村庄、房屋、小桥、水车、蓝天······大多是都是寥寥几笔轻轻带过。对于“人”和“文化”的描述颇多。打制银器玉器、演奏古代音乐、售卖东巴象形文字,以及院子浇花的妇女、闲话的主人、住宿的客人、茶楼酒吧的游人,都是丽江富有魅力的地方。板书:文化人情美
详略:
从一滴水的视角,略写具体景物,详写人创造的历史文化,人与人之间和谱的关系,人与这座城的美好相遇,使得文章具有一种文化、社会意义上的厚度。
品味一滴水的情怀
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
从以下几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作一点批注。
品味“依山而起”“顺水而去”两个词的妙处;
修辞手法;人称角度;语言的哲理性。
批注示例:
?“依山而起”“顺水而去”两个词准确地表现了丽江景致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特点。
?连续使用多个“看到了”,构成排比,描写中抒发了“一滴水”的欢愉之情。
?采用拟人手法,一滴水就是作者自己,把情感表达得更为浓厚、动人、传神。
?采用第一人称,増加了作品的真实性、亲和力和亲切感。
?结尾句子面龙点時,富有哲理:顺应自然的建筑才是最美的建筑。
当堂检测
正如编者所言:“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表现在以水的踪迹为线索,采用第一人称,拟人手法,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构思新颖,视角独特。”学习作者别具一格的写作视角,请你化身为其他自然之物,写写你喜爱的一处美景,150字左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