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
周文杰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全文,理清“一滴水”的行踪;
2、学习本文独特的写作视角,体会精巧的构思;
3、感受“一滴水”对丽江的独特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对丽江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写法的妙处。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自主研读初步学
1、“一滴水”经过了哪些地方?看到了哪些景物、人物、事物?请具体梳理出“一滴水”经过丽江的旅程。
2、请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几个小标题,把它们分别放在某些段落的开头。
【让学生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阅读课文,从空间上理清游记行踪,从时间上梳理文章结构,初步体会本文时空两条线索的交融】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水有思想吗?(投影图片)这是水在不同情绪下的状态。由此可见,水也能像人一样感知这个世界。今天我们就跟随“一滴水”的脚步,去体验它的奇幻丽江之旅。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水也有思想感情,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自然地引出课题。】
(二)预习评价
课前整理学生预习作业,将典型答案投影在课件上。
师:这一趟丽江之行,“一滴水”都去了哪些地方?有哪些所见所闻呢?大家看到黑板上的答案,请两位同学分别说说自己的分析思考。
(学生阐述答案,分享思考过程。其他学生做补充、点评)
明确:
1、“一滴水”经过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铺、纳西人院子、果园和田地,最后流到金沙江。
2、楔子·缘起玉龙(1-2) 前世·尘封旧事(3-5) 今生·了却夙愿(6-16)
总结:本文从“一滴水”的视角出发,从古代到现代,从雪山到平原,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独特魅力,构思十分新颖。
【让学生分享思考过程,理清“一滴水”的行踪,并通过小标题的拟写,从“前世”与“今生”两个维度理清文章层次。】
【此环节约5分钟】
(三)阅读思考
师:这“一滴水”的丽江之行十分圆满,在它最后流入金沙江前,它给我们捎来了三段文字,请一位同学来读第一段。
见字如面,回忆浓成诗篇。我本是玉龙雪山上的一片雪,机缘巧合下,我见到了山下的平原。但就是这一眼,让我魂牵梦萦,于是我化为一滴水,从高山瀑布直飞而下,只为去见一见那丽江。在接下来的丽江之行中,我沿途见到了许多,也看到了许多,使我不禁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我是多么想在那里多停留一会,哪怕只有一分钟!虽然旅行短暂,但夙愿得偿,我的心中满是欣喜和愉快,没有一丝遗憾。
我将这次丽江行定格成文字,我要像徐霞客一样,让更多的人了解丽江,爱上丽江。相信你已经看过我的文字,那我就考考你,你知道是丽江的什么吸引了我,使我心心念念要去四方街走上一回呢?当你在领略丽江之美时,有没有注意到一些景物之外的内容,你能说出我写它们的原因吗?答案全在文字之中哦。^_^
师:这滴水果然够淘气的。既然它热情地向我们发问,我们就好好地读一读它的这段回忆,把答案找出来回复给它,不要让它失望。
(学生研读课文,做好批注,根据不同内容概括整合信息)
(师引导学生抓住重要语句分析概括丽江的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
明确:
1、丽江美在:悠久的历史文化,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古城建筑,淳朴的风土人情。
例:自然风光之美——第2段的景物描写展现出一幅“丽江俯瞰图”:葱郁的森林、广阔的田野和卧在田野上的村庄,宁静安详。第3段中高大挺拔的松树、杉树和开满鲜花的杜鹃、山茶缤纷绚丽,充满生机和活力。第7段远眺蓝天下的玉龙雪山更让人目眩神迷。
风土人情之美——第13段写这滴水流经过的银器店、玉器店、字画店,看到的演奏古代音乐的白须垂胸的老者,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感极强。之后的四幅图画:平和悠然的妇人浇花图、恬静和谐的主人闲话图、热情融洽的主客交流图、热烈欢快的游客夜娱图,从不同角度展现出丽江的风土风情之美。
2、谈到了丽江城的历史,东巴的文字、手工艺、音乐等传统文化,写这些可以增强文章可读性和文化气息。一篇好的游记,读者不仅能够从中了解景物的美妙和作者的情怀,还能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
【本环节通过书信往来的方式设置阅读任务,旨在让学生细读文本,从字里行间品读丽江之美的几个方面,体会作者对丽江景物的热爱,以及对丽江深厚文化底蕴、淳朴人情的赞美。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景物之外的内容,增强对游记这一文体写作特点上的认识。】
【此环节约20分钟】
(四)写法探究
师:不得不说,这滴水的确对丽江怀有深情厚谊,不然绝难写出这般美妙奇幻的文字。我们来看它捎来的第二段话,请一位同学来读。
怎么样,是不是被我小有才情的文字吸引了?哈哈,容我小小地嘚瑟一下。其实不瞒你们说,当初我可是差点没有机会去丽江啊!o(╥﹏╥)o作者到过丽江三次,原本是想以他的经历和视角来写的,但这样写的文章实在是太多了。于是我就自告奋勇去找阿来,向他毛遂自荐,然后我说了几个让我当主角的理由,他听后欣然答应,拍手叫好。你能猜出机智的我和作者说了些什么吗?把你的答案捎给我,看看你是不是和我一样聪慧过人。\(^o^)/~
(学生结合丽江特点和描写对象的转换方式,总结标题的好处。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相互补充)
明确:丽江水多、水美,选取“一滴水”游览丽江,充分考虑了描写对象的特点,富有地方特色;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和描写,使内容全面而灵动(传统的游人视角会受地形等限制,受限较多);拟人化写法,充满童趣,如童话般奇幻美好,更具抒情性。
【学生通过前几个环节的学习,已有对本问题的初步感受。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整合这些感受,深刻体会本文独特的写作视角,以区别本单元其他游记的写法。】
【此环节约8分钟】
(五)内容总结
师:学完本课,你有哪些收获或启发?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各抒己见,围绕内容和写法等来谈即可)
师(投影):本文从“一滴水”的视角,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一滴水经过丽江的旅行,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文笔细腻、生动传神、情感真切。通过描写这滴水的奇幻生命旅程,表达出作者深沉的情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本文主旨与写作特点】
【此环节约2分钟】
(六)当堂检测
师:(投影)这是“一滴水”捎给我们的最后一段话,我们来看一看。
我有一个不情之请,拜托大家一定要帮我这个忙。我有个分别已久的兄弟,它在我飘落玉龙雪山时,流落到了俄罗斯的一座森林里,好像成了小溪的一部分。我辗转打听到,它的境遇被俄国作家普里什文写在了《林中小溪》一文中。我很想知道那篇文章是怎么写的,也很期待我兄弟在林中有哪些所见所闻所感。请务必读一读那篇文章,把相关内容写给我,一解我心中的困惑和好奇。我在此就先谢过啦!O(∩_∩)O
(学生阅读《林中小溪》,分析文章写法特点,并简要概括小溪的行踪与见闻感受。)
【拓展阅读,比较两文写法上的相似处,加深学生对第一人称写游记的感受和理解】
【此环节10分钟】
【附】板书设计
一滴水经过丽江
悠久的历史文化
前世 玉龙雪山 秀美的自然风光
一滴水 丽江坝,古四方街 丽江的独特魅力
今生 四方街 独特的古城建筑
淳朴的风土人情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独特视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