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给海南三亚的孩子上写作指导课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27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牟文磊

给海南三亚的孩子上写作指导课

——材料性文字的写作

岳亚军

 

2019524

一、海南中考作文 

两大题型: 

第一是材料作文。 

1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作文。(2018年海南中考作文)

材料一:2018 年春,一段名《牵妈妈手》的微频刷屏网。视频中,习 平主席牵着妈妈的手陪她散步的画面,传递着温馨,散发着亲情,令人感动。

材料二清四大之一曾对儿子生活有定:每后, 穿戴齐,向伯叔问,然把所的房打扫遍,坐下读书每天 1000 

材料三:2018  1  29 《人民报》发布微博文章:曾是高考状元的留美硕士写下万字书信控诉父母,将 12 年不回家过春节,与家庭决裂的根源归结为父母从小对自己的“过 度关爱自己在长期压抑下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新闻一出,引发网络热议。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主题;②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 500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二是想象类作文 

2)根据下面语境,展开联想和想象,按照要求将语段扩写成一篇记叙文。(2017年海南省中考题) 

……

我终于登上了“和谐号”环岛列车,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环岛游……

…………

那一个个瞬间刹那,都让我感受到了美。去吧,人生旅途上,桥梁依然坚固,隧道依旧光明。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二、海南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等级﹨项目

A 内容

B 表达

C 书写

一类卷

50-45

切合题意思想健康,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感情真切。

构思巧妙结构严谨 理清楚,

语言生动,有文采。

 

书写规范、工整、美观 卷面整洁,格式正确。

二类卷

44-38

切合题意思想健康, 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感情真实。

构思合理,条理清楚, 语言较生动,较有文采。

 

 

 

书写较规范工整偶有 错别字格式正确有少 量涂改。

 

三类卷

37-30

基本合题,中心较

明确,

 

内容较具,情感尚 真实。

 

结构,条尚清 语言尚通顺有少量 病句。

四类卷

29-21

 

基本合题,中心尚 明确,内容欠具体。

结构,有定条

语言欠通顺病句较 多。

 

 

书写潦草,卷面较模糊 涂改较多,较难辨认。

五类卷

20-11

严重偏题中心不明 确,内容空洞。

结构混乱条理不清 言不通,语病多。

六类卷

10-0

文不对题或没有 心, 不知云。

结构混乱语病严重 理不顺,不能成篇。

乱涂乱改字迹潦草 面极模糊,无法辨认。

三、课堂学习目标

1.学会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来写作 

2.能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3.学会用基本流畅的语言来表达 

四、教学过程

(一)写作材料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海南,在祖国的最南端,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这里降水充沛植物繁多,森林常年葱茏;这里,地理优越,物产丰饶,硕果终日飘香。

生活在海南,你有怎样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呢?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主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二)提供框架

海南的绿(设计一)

海南的绿,在山,在水,在人。

这里的山,低低的,缓缓的。山被绿树覆盖,被绿色束缚。高耸的槟榔树,是山上英俊倜傥的小伙;肥胖的芭蕉叶,是林间风姿卓越的姑娘;茂密的荔枝林,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少年;只有那肤色黝黑的椰子树,还有那清新的菠萝蜜,是敦厚成熟的中年,那是海南的形象代言人——它告诉我,这就是海南的绿。

这里的水,静静的,清清的。

 

 

 

 

 

这里的人,悠悠的,甜甜的。

 

 

 

 

 

见过东北长白山的绿,似乎太暗了;见过新疆天山的绿,似乎太冷了;见过中部大山深处的绿,似乎太浓了。海南的绿,绿得纯粹,绿得透亮,绿得大气。来到海南,吸引我的,不是热烈的阳光,不是洁白的浮云,不是湛蓝的大海,而是充满生命的绿色。

  (三)段落仿写

要求:根据全文的主题,仿照第二段的形式,在第③④段中选择一段进行写作。时间8分钟。

(四)习作交流

(五)写作启迪

要求学生总结

教学思考

日常听老师的作文教学课,基本上都是指导孩子怎样立意和一些写作手法。这些教学虽然必要,但是不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纯粹的写作技能教学,对学生的写作帮助不会太大。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写作总是从模仿开始的,与其让孩子摸着石头过河,不如让孩子在明确的主题导向下进行有效的习作训练。这是我指导学生习作的坚守。

三亚的孩子,学习基础比较薄弱,我从孩子的学习实际出发,坚持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动笔写起来。所以事先我进行了框架的设计,然后请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因为孩子有例子可以模仿,也因为在学生训练前我故意设计了一个悬念吊起了学生“胃口”,我跟孩子说:这篇文章老师也写好了,同学们写好之后老师将出示自己的作品,同学们想看吗?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每一个学生都非常想看老师写的文章,所以孩子写作的积极性非常高,每一个孩子都苦思冥想积极写作。最后通过交流点评,让每一个孩子感到写作不是很难。然后老师拿出了自己的习作朗读,一致觉得老师写的非常好,而且能说出为什么好。

当学生很得意的时候,我突然发难:大家觉得写作都不难,可不能高兴得太早,要知道写作虽然不难,但是写出一篇好文章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引导学生得出几点结论:一篇好文章,首先要有比较新颖而恰当的立意,其次要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第三要有比较优美和生动的语言。结论是学生自己得出的,任何的灌输达不到这样的学习效果。

材料作文虽然可以拟写同一个题目但因为立意不同所以选材可以不同手法可以不同在这节课的设计之后我从另外的角度进行持续的设计

这是引导学生进行叙事写人的设计,但要突出绿的含义。虽然没有跟进教学,但学生对这样的写作还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毕竟,叙事写人的文章,语言方面的要求相对于写景状物的文章要低一些。

海南的绿(设计二)

习惯了海南的生活,就像风和日丽的大海那样波澜不惊,但有一件事,深深地刻在我脑海里,至今无法忘记。 

我见过东北长白山的绿,似乎太暗了;见过新疆天山的绿,似乎太冷了;见过中部大山深处的绿,似乎太浓了。海南的绿,绿得纯粹,绿得透亮,绿得大气。来到海南,吸引我的,不是热烈的阳光,不是洁白的浮云,不是湛蓝的大海,而是充满生命的绿色。

 

我写得第③④段

这里的水,静静的,清清的。李健吾先生有一句名言:“山没有水,如同人没有眼睛。”山因为有水才有灵性。走在海南的山间,随处都能遇见水。几条山间溪流,几处泉水叮咚,汇聚成一泓清泉,好似清纯少女的眼睛那样明媚。静坐清泉边,无数针眼大小的气泡从水底升起,与水和光交织在水面上,留下一圈圈的涟漪,然后慢慢消散,消散在树叶的绿色之中——它告诉我,是水孕育了海南的绿。

这里的人,悠悠的,甜甜的。很喜欢一首歌叫《请到天涯海角来》,海南三月花正红,五月花正开,八月花正香,十月花不败。海南花果遍地栽百种水果百样甜,成熟的果子任你摘——它告诉我,海南人热情好客就是海南的绿。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