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张静雯《贝多芬传》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06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牟文磊

  抛砖引玉,做思想的引领者

  ——《贝多芬传》教后反思

  张静雯

  抛砖引玉,意思是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抛砖引玉,找准课文切入点是关键。优秀的文章往往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或线,这些点或线,就是砖,是这篇课文教学的切入点。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将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方便:使课堂线条简单,条理清楚,实现长文短教深文浅教,从而事半功倍,提高教学效率。但“简”是要有基础的,那就是对教材的充分把握。在教学中教师应避免繁琐和肢解,要用“片言居要要言不烦”作为处理教材的指导思想,切忌面面俱到。不应以分析讲解全文为主,而应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以这些“点”“线”为支点,灵活切入,拓展到全篇,牵动整个文本的消息。这需要教学的机智,教师得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要给学生的发展留下空间。因此简约的背后是教师深度的教学功底,高超的教育机智。

  疑问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因此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中产生和提出问题的同时,能更主动地参与学习与探究。我们只有把课堂提问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才能使他们敢质疑、会质疑、乐质疑、爱质疑。而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质疑方法,才能促使学生的质疑真正起到加深理解、激活思维的效用。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尤其是《贝多芬传》这样有难度的文章。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 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通过各种途径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一些有趣的、发人深思的题目,往往能紧紧地抓住学生的眼球!如果在教学时能抓住学生的眼球,因势利导,便可在课堂中事半功倍,取得明显的效果!

  我上课的第一个环节是由疑入文——迅速捕捉阅读信息。课前自主学习环节很多学生提出了类似的疑惑,我把它归纳成这样一句话:巨人的巨著终于战胜了群众的庸俗。

  第二个环节是披沙拣金——初步领略巨人魅力。要求学生结合预习中的阅读提示1,联系课前自主学习的助学资料,谈谈你对巨人贝多芬的认识。并用罗曼·罗兰的点评“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进行总结。

  第三个环节是熟读深思——深入感受巨著魅力。精读文章第五小节,走进《第九交响曲》,思考巨人贝多芬对欢乐的追求是怎样通过“巨著”表达出来的?(可抓表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或短语)音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罗曼·罗兰又是怎样把它变得形象可感呢?

  接着学生释疑,巨人的巨著终于战胜了群众的庸俗。本单元课文中有不少有关生命、生存、生活的论述,最后挖掘内涵——自我理解生命真谛,学完本课后请学生谈谈对此的理解。

  最后,由傅雷先生谈《名人传》中得到的启示:“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罗曼蒂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小结全文。

  这一节课应该说我提出的问题并不深奥,可以说是砖,最后学生对主题的升华出乎了我的意料,对此我作了一定的思考:

  1.“砖”要具有新意。有新意的问题可以激发起学生们对知识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们学起来就有了动力,才可以去和老师一起探讨知识,所以新鲜的具有新意的问题是必须的,只有有了新意才可以充分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因为人是追求奇特的新鲜的,我们要迎合所有人的这一共同点,要抓住人们的这一心理特点,设计出有新意的问题,把学生们带入佳境,从新奇中获得兴趣,深感有趣才会去认真学,学的起劲。

  2.“砖”要有艺术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没有人不喜欢和追求美好的事物,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也是如此,只要我们的问题能够有足够的美感,有足够的吸引人,有足够的艺术性,学生们也会有足够的欣赏能力,去欣赏我们的问题。同学们正是年少时代,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不懈的,并且具有强烈的要求,所以我们的问题的设计要符合现在学生们的心理特点,独特的如诗如画的优美生动的问题,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情趣,给学生们以美的享受,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在新奇中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这是最大的效果。情感性的问题也很重要,没有情感的问题是失败的教育,学生们需要的是情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共鸣。我们的教材所选择的课文是带有很强的情感的,我们要用文章的情感去感动学生,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把握作者的情感,融入自己的教学中来,用真实的情感拔动学生们的心弦,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叫学生们体验到情感的共鸣;进一步使学生们的思想情感得以熏陶和陶冶。

  3.问题要充满知识性。问题是为学生们学习一节新知识而设计的,是为自己的教学服务的,不能脱离教学和教材,还有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所以我们也根据教材需要设计恰当的教学问题,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不能忽略问题的知识性。我们要做到把问题与教学知识合为一体,叫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学好知识,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完完全全的吸引到我们的教学中来,让问题为我们的教学服好务,真正地能引“玉”。

  总之,今后的课堂我会更多地体现了问题设计要求的新颖性与艺术性,知识性暗含其中;而知识启迪以问启思,更多地体现了问题设计要求的新颖性与知识性,艺术性暗含其中。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体现这些要求,关键取决于教师是否有又专又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所以今后我要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才能打造出一把与众不同的金钥匙。一经拿出,就熠熠生辉,引人注目,吸引着学生跟随自己的脚步去开启课堂宝库,在知识库中尽情畅游。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