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张静雯寒假读书心得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23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牟文磊

  《兵法策略与语文教学》读书笔记

  张静雯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兵法中的“将”的重要对应的正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重要。新课程强调教师应当是课堂上的引导者、促进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理念、教学设计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那么,教师应当具备哪些素质才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发展呢?具体来说就是:“智、信、仁、勇、严也。”

  “严”明法审令。建立和维护课堂秩序,规范学生的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严”可以约束控制学生有碍行为的不良行为,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从而增进学习的效果。

  ——摘自《教师的素质——智信仁勇严》P13

  读完这段文字,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做到严而有效呢?

  一、严中有度

  只有严以律己、作出表率才能做到严中有度。

  就“严”字来说,老师必须自觉地作出表率,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学生,严而有“度”,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要带头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老师坚决不为,以自己的示范、言行取信于学生。事实上,学生“近乎天然”的“向师”心理,使老师的思想品质层面和行为层面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老师的世界观,老师的品行,老师的生活,老师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学生从其“影响”中,不仅能学会怎样做学问,也能学会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

  只有尊重学生、严之有理才能做到严中有度。

  在教学过程中,因学生文化基础、理解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对问题有不同看法,我们老师要耐心的指导,尊重学生的看法。但对学生的错不能睁只眼闭只眼,讲清道理的“严格要求”,引导学生去做,使学生愿意去做,认真去做。因此,老师对学生的“严格”,一定要“严之有理”,让学生感受到是教师对他们的爱与关怀。教学不仅是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动之以情。面带微笑,和蔼可亲的教师要比俨然一个无表情的传教士的教师强百倍。教师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这样对学生的教育才能达到情理交融,不仅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能改善师生关系,有利于树立教师的威信。

  只有宽容学生、晓之以理才能做到严中有度。

  老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要求时,一定要注意到个体的差异。学生的原有基础不同,智力的发展也不同,往往问题提出后,总有学生做不到位。这时,有的老师常常会训斥学生,恨铁不成钢,甚至体罚学生,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而学生并没有多大改进。其实,大可不必。因此,老师在对学生严格要求时,不可操之过急,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做到“严之有度”。

  二、严中有爱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到“严格”并非“严酷”,“严”中有“爱”,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威严又感到老师的慈爱,由衷地信服学生老师,滋生自觉接受严格管理的意识,主动地摒弃不良习气,产生了游泳中学游泳的效应,就应该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得让学生心服口服。

  何为严?严是不漏掉学生任何一个错误,或大或小,都得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学生就像一张白纸,这张白纸日后是否能成为一幅缤纷多彩的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无意识间的一句话。每个学生都是有感情的人,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也会有自尊心。所以我们应该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用独特方式引导他们走向光明。

  何为爱?得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老师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好好努力,当个好老师,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努力成长!”爱优生的老师是人,爱差生的老师是神。要用放大镜去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信任和尊重基础上去建立爱的桥梁。

  严中有爱,就要在“爱”字上下功夫。对于学生来说,这一阶段正是他们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年纪;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他们好动、好玩的年纪。因此对于一些童趣十足、无伤大雅的举动我总是宽容对待,用一种欣赏的眼光欣喜地关注他们的成长,欣赏他们的可爱之处,保护他们珍贵的童心。只有老师对学生倾注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诲,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在爱的氛围中取得进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学生感到老师真正平等地爱他,为他操心时,他就会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来倾吐衷肠,形成了“爱生——尊师——爱学生——更尊师”的情感交流,那道理的传递自然会畅通无阻,并日益深化,可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严中有爱,爱中有严,让学生逐渐在老师的严厉中感受到了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无微不至的爱,而在爱中再施以严厉,学生便更容易接受了。

  “严”,严密的课堂组织是一堂课成功的前提,这需要及时制止课堂中的不良反应。《黔之驴》一课中,由于是借班上课,教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请了一位平时很少有机会发言的口吃的同学回答。在那位同学由于紧张口吃答不上来,全班报之以嘲笑时,教师及时用严厉的眼神制止了这种不良反应,保护了这位同学的自尊,将课堂拉回到正确的轨道。

  ——摘自《兵法策略与语文教学》P15

  在我眼中,这位老师的课堂很好的做到了“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教师要注意“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特别关注后进生,鼓励他们有话敢说、有问题敢问,有一种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默契,让他们把老师当作亲人,从老师那里得到温暖,得到关怀,把学习变成自觉行为,成绩也提高了不少。因此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爱学生,才会精雕细刻地塑造他们的灵魂。”必须注意,对学生的爱,不是迁就姑息,不是娇宠溺爱,要在严格平等中实现。

  爱是水,严为舟,严爱统一,宽严适度,学生的自律性自然会增强,并由自律而实现他律。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