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徐杰老师讲座的一些想法
本周听了徐老师的《狼》一文,让我感觉到文言文原来可以教的很有故事的情味,同时徐老师的阅读教学讲座也让我受益匪浅。
我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也犯过很多他所说的错误,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带读加跟读的方式是其常用方法,但这样的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学生很难从阅读中对文章进行思考。针对这一问题,在今后的阅读教学可以把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使用问题引导渗透的方式去构建层次式课堂教学,通过问题的引领使得学生的阅读不再盲目,而是有一个具体的目标。徐老师举例,在《孔乙己》的教学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体会文章中人物的情感,感受孔乙己生活的窘迫,然后通过提出问题去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引导,形成层次性的教学模式。文章当中为什么用我这个小伙计作为故事的见证者?将丁举人改成丁员外行不行?学生在读书时往往为了读而读,给出一些问题,能够引发新一轮的讨论,让学生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这样的方式我在《周亚夫军细柳》当中就能用上,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不拿周亚夫的视角来写文章?皇帝直接见到周亚夫行不行?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几个问题的探究讨论之中完成对整篇文章的解读了,实现了一种潜移默化的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起其阅读的好奇心,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更有目的性,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也更有帮助,可以说是语文教学方式上的一种进步。
同时要调动小组的积极性。
阅读教学是课堂内的交流式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着交互式学习的方式,在小组中进行教学探讨,教师要营造出动态的竞争氛围,达到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进行学习方面的汇报交流、目标确立的交互式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升
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达到交互式学习的教学需求,也是构建高效阅读课堂的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作为新教师,我总是抗拒小组的合作,无法把控学生的讨论内容,觉得学生讨论的往往离题万里,在文本中,我应该更好地把握好学情,引导学生去思考,常规教学过程中,需要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而不是大包大揽,帮助学生阅读。
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我是一个引导者、设计者,为了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进行课前教学设计,让教学内容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形成最优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能够获得思维及智能的提升,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在阅读课堂教学中使其能
够积极的进行思考,真正的去体会到文章的内涵及想要表达的情感,实现传统阅读教学的革新,不仅可以使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高,还能提升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整体的语文教学效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