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李月菊《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21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牟文磊

初二语文《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李月菊

 

【教材分析】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按总分总的结构顺序写作。核心内容是介绍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先总说石拱桥的特点,接着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了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共同特点,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最后说我国石拱桥取得的光辉成就,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全文条分缕析、井然有序。本课内容在部编版初中语文事物说明文中占据着开篇的地位,是学习事物说明文的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以及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异同,学习用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特征,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2.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严谨的语言。

3.认识古今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激发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以及赵州桥、卢沟桥的异同,学习用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特征。2.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严谨的语言。

教学难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说明技巧。

【教学准备】

1.教师在课前制作课件,准备好教学资源。

2.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来

时间

分配

一、导入

周庄之所以能驰名中外,靠的是著名画家陈逸飞的画作《双桥》,周庄的一拱石桥惊艳了世界,把江南小镇的秀美古朴悠远展现给了世界。身处江南的我们对桥一定不陌生,但你对它又真正了解多少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中国石拱桥》。

 

 

欣赏著名画家陈逸飞画作《双桥》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导入重在营造氛围,引领学生进入情境。陈逸飞的画作营造了课堂典雅的氛围,问题的设置激发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

 

1’

二、读桥——说特征

1.学生上台展示课后练习一表格,谈自己的探究发现。

 

 

 

 

 

 

 

2.我是来当导游: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课文举了赵州桥、卢沟桥两个例子,那它们是如何具体体现这些特征的呢?请你细读4—8小节,以小导游的身份给大家做介绍。

 

 

3.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征,那可否删去一个例子,使文章更简洁呢?

 

小结: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时,应注意典型性和全面性。

学生介绍探究发现,其他同学补充。

可以看出几座桥的个性特点,中国石拱桥的共性特点,还能发现文章的说明顺序,既有时间顺序,还依据了从“一般到特殊”“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自由读课文,根据特征在文中圈点勾画,口头准备导游解说词。

全班展示,评价。

 

 

 

 

探究对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区别:前者是“独拱”石桥,拱上加拱。后者是“联拱”石桥,还有石狮百态。二者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课标指出阅读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时也强调培养探究性阅读,从而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此环节问题情境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先把握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征,进而体会作者是如何举例说明的。在此基础上更意识到举例的全面性。

 

至此实现目标1

 

学习方法上注重“先自主后合作”及“读悟”相结合的办法。

16’

 

 

 

三、画桥——析语言

1.根据文章第5、6段内容,给赵州桥、卢沟桥各画一幅简笔示意图,勾勒出它们的外形特点,向大家展示介绍它们的建筑样式。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上台展示

(上台实物投影展示示意图,结合文章相关语句说清这样画的理由)

 

 

1.大家之所以能准确地勾勒出两座桥的外形示意图,主要是得力于作者准确、周密的介绍。你还能从文中找出这样表达准确、周密的句子吗?分析重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3.本文语言除了准确、周密外,还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试着找出这样例子并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

(小结: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生动形象,都是为了更好地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自主研读5.6段,画桥梁示意图——小组合作学习,修改示意图——选派代表,上台展示示意图,讲清理由。

 

 

 

 

 

 

抓精确的数字、一些修饰性、限制性的词语,如:约、几乎、可能、可算等,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找句子,体会打比方、摹状貌、引用等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提倡多角度、又创意的阅读。“画示意图”的方式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引导学生体会到本文语言的准确、周密。

 

 

此环节的设计意在一步步引导学生了解本文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和作用。

 

 

至此达成目标2

 

 

 

 

 

 

 

 

 

 

17’

四、 赏桥——创未来

欣赏一组桥梁图片:珠港澳大桥、胶州湾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海杨浦大桥……

特别的震撼人心,对吗?中国的石拱桥,凝结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而今这一座座气势恢宏,雄伟壮观的现代化桥梁,极大程度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始终相信,人类的勤劳和智慧一定会带领这大家走向更好更远的未来。

 

 

 

 

 

欣赏桥梁图片,体会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激发自豪感。

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引导学生放眼当下,了解中国当代桥梁的最新成果。

 

至此达成目标3  

1’

五、检测总结巩固学(二选一)

1. 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你家乡的某座桥,要求:突出桥的特征,恰当运用几种说明方法,并注意语言的准确性。

2. 【挑战题】设计一座你理想中的桥梁(可画简单示意图),再用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这座桥,要求:突出桥的特征、作用等,恰当运用几种说明方法,并注意语言的准确性。

 

 

 

运用本课所学的方法进行片段写作。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读写结合,相互促进。这样的作业设计既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训练巩固,又能达到读写结合的效果,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0’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