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讲座高位领,教育智慧润无声——常州市乡村初中数学教育带头人培育站第7次集中研修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2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薛丽萍

名师讲座高位领,教育智慧润无声

——常州市乡村初中数学教育带头人培育站第7次集中研修

盛夏七月,扑面而来的闷热也不能阻挡培育站学员们乐学之心和求知热情。2024年7月1-3日,常州市乡村初中数学教育带头人培育站第7次集中研修在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顺利举行。培育站主持人、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张伟俊主持活动,培育站导师常州市金坛区教育局何丽华副局长、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初中数学教研员于新华教授,培训专家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专家潘建明教授,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万荣庆教授等参加了活动。

导师高位引领

    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万荣庆教授声情并茂的从教学设计类、教学过程分析类、教材分析类、课例点评类、典型题分析类、课题研究类六个不同视角带领着我们搭建了论文撰写的基本框架,妙语横生中的从教学方法到素养意识的渗透,是一种带有自己独特视角的观点,这就是万荣庆教授不一样的精彩讲座《数学论文撰写的六个视角与基本框架》。

图片3.png

培育站导师金坛区教育局何丽华副局长深入浅出的讲座《单元教学起始课的实践探索》,从理解数学到理解学生到理解教学的研究之路;从为何学到学什么到怎样学到有何用的架构之路;从有类比源到无类比源的设计之路;解读了从一节课到一类课到一群课的单元教学起始课的实践之路。

图片4.png

培育站导师张伟俊校长从自身专业论文的实践之路给学员们娓娓道来了专题讲座《例谈数学论文写作》,张校长特别梳理归纳了数学论文写作六大步骤:从立足实践,选好主题;学习理论,收集材料;构思布局,列出提纲;深思熟虑,动手创作到仔细修改,定向投稿。张校长勉励大家要“多想、多思、多练、多写才能多产出。”并语重心长地强调:“好文章是做出来的!”

图片5.png

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自觉教育创始人潘建明教授给我们作了题为《素养导向视域下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分析》的精彩报告,他从“文化敏锐”素养视域下课改要求到“理念导向”数学思维的内涵建构到“实践逻辑”数学思维的培育策略三方面阐述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从文化框架的三会到知识层次的三级水平中关注数学学科素养;从数学学科本质到数学育人价值中剖析数学课程性质;从在静止中看到变化到在变化中看到规律中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图片6.png

培育站导师武进区初中数学教研员于新华教授以《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性质》为主题,激情飞扬的从原始定义与等式变形到直线方向与纵横比的初始依据入手;又从平行、截线、周角、中点弦、直径等十大性质角度玩转反比例函数图像的几何性质;最后从对应反比例函数中考题解题环节中来提升学员老师们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数学专业能力。

图片7.png

学员拔节成长

    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探索高效课堂,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营造浓厚的教学教研氛围,打造智慧型教师队伍,培育站的学员们都参加了武进区暑期名师大讲堂组织开展了精彩的初中数学名师微讲座活动。线下微讲座是武进区人民路初级中学蒋丽亚老师的《初中数学微专题复习策略探索》和培育站学员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吴菊芬老师的《借助几何画板进行数学变式教学》;线上微讲座是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刘长友老师的《立足基本模型,培养创新意识》和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王晶老师的 《加强代数推理,发展理性思维》。四位老师准备充足,讲座精彩丰富,内容各有千秋,让参会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图片8.png

采它山之石,纳众人之长。本次研修活动,既为学员们撰写教研论文提供了理论研究指导和样例发展思路,也为学员们在今后的课堂教学开拓了新的视野,还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科研专业水平的提高。

学无止境,研亦无境!

七月,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希望和生机,

我们的乡村教育之路,在这个多彩的季节里将越走越宽广!

学习心得感悟

芙蓉初级中学 关旸:他山之石可攻玉。与平时每月的常规培训相比,暑期培训总能给我的思考以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是我很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培育站本次为期3天的暑期培训中,最让我收获满满的是万荣庆主任和张伟俊校长做的关于论文写作方面的专题讲座,给我的专业写作很多指导和触发。回想起常州市乡村初中数学教育带头人培育站开班时,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潘小福院长给培育站全体学院的真诚建议:“多一点少一点多少写一点,早发表晚发表早晚会发表”。日积月累勤思考,笔耕不辍再出发。

星辰实验学校 王丽琴:最好的培训就是心灵碰撞!当各位导师呈现的是他的实干经验、他的躬身实践、他的潜心钻研、他的智慧策略、他的德行一体、他的简洁高效、他的儒雅博学时,掌声情不自禁,敬佩油然而生。这样的培育,点亮我们前行的路,指明我们努力的方向!感谢培育站,真的是一场又一场美丽的相遇!

湖塘实验中学 吴菊芬:虽然是暑假期间,但是我还是坚持全程参加了培育站的培训活动中,我深感收获颇丰。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不仅拓宽了我的专业知识边界,还让我掌握了更多实用技能。特别是万荣庆教授的《论文写作六个视角与基本框架》和张校的《例谈数学论文写作》两个报告听完后,让我又萌生了写作的热情,而且张校长还为我们提供了具体收索资料的方法和渠道,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潘建明教授、何丽华局长和于特的讲座,高屋建瓴,分别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出发,使我不仅有知识的积累,更是对自我能力的一次全面提升。我自己也申报了武进区名师大讲堂的讲座,并且了聆听了其它专家的讲座,头脑风暴式的学习使我们每一位参训队员学到了很多,感谢培育站提供的宝贵机会,我将把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西岗中学 黄文翠7月1号至3号,我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培训,第一天我们学习了如何进行数学论文的写作,我们清楚写作要立足实践,学好主题,收集资料,构思好布局,列好提纲,深思熟虑之后进行定向投稿,最主要的是一定要开始动起来,平时我总觉得自己发表一篇论文是不可能的事情,经过这一次培训,我意识到没有出发就永远不可能到达终点。同时我们了解了作为数学教师,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性,数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提高良好的学习品质,思维的变通性,反思性,严密性以及发散性,注重司机和科学育人。最后我们还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了反比例函数,探索出了反比例函数与圆的共同通点,解决问题会更加简单。这促使我们要自己对数学内容进行整合归纳,将知识点联系起来,找到同宗同源的知识,自己包括学生们解决问题时才会更简单。

邹区中学 肖翔:培育站暑期培训的开篇还是从论文写作开始,万荣庆主任从教学论文的常见视角与基本框架出发,结合自身发表的多篇优秀论文,逐一展开具体阐述,并以一个个小问题引导教师们体会论文写作的实质。关于论文写作,万主任既有结构上的指导,又有细节上的叮嘱,整个讲座中贯穿了他对论文写作的热爱,极富感染力。为期三天的培训的收尾是由于新华老师带来了关于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性质的讲座,于特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引人深思的提问,深得大家的喜爱,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启发。

周城初级中学 颜廷智:刚进入暑期,培育站的活动就展开了。这一次活动共3天,邀请的大咖云集,活动内容丰富,有高深的理论学习,有论文写作方面的指导,有单元教学的学习,也有解题指导以及一些微专题。三天下来,感觉收获很多,开阔了自己的学科视野,拓展了自己的思维深度。一线教师总是感觉写论文撰写是非常困难的,万主任从论文撰写的的视角与框架给我们作了详细的解读,张校长则结合自己的实际举例分析如何撰写一篇合格的论文,使得我们一下子豁然开朗;于特最后一天作了关于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性质的精彩讲座,这些结论都是于特多年思考的积累,不仅让我们在知识上有了丰富的收获,更让我们由衷地佩服于特的治学精神。

湖塘实验中学 王薇:人的职业生涯中,持续学习力非常重要,它决定着一个人能激发多少潜能,决定一个人向哪儿走,怎么走,走多远。短短三天的培训很快就结束了,但是却给了我不竭的动力源泉。培训前,其实我对写论文是一头雾水,翻翻知网或者各大网站的文章,依葫芦画瓢,很久才能写出一篇来。通过这次培训,我在论文撰写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感谢万主任的专业引领,拓宽了我的视野,用明确的目标指引着我的研学之路,也感谢培育站给我们提供了这么难得的学习机会。

湖塘实验中学 薛燕:为期三天的培育站活动我受益匪浅。有论文写作的指导,有单元教学课的设计,有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的分析,有反比例几何性质的拓展等专家的高位引领,还有借助几何画板进行变式训练等优秀教师的微讲座。经过三天的培训,我更新了教学观念,提升了专业素养,明确了努力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不断探索,淬炼内功,努力践行。

坂上初级中学 吴秀兰7.1-7.3号进行了第七次工作室研修活动,5个讲座4个微讲座,干货满满,科研是我头大的问题,专家们从教科研、论文写作方面,结合实际案例,教与我们做科研的方法,还把课件留给我们学习,因此,我要好好研究,争取暑假完成两篇论文。蒋丽亚老师在讲座中谈到对于初一的数学教学要注重趣味性,用生动的、切合学生年龄的语言教学,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蒋老师围绕趣味性入手,对数学微专题教学进行距离,瞬间让数学变得不枯燥,反而生动形象,另外,蒋老师还讲到要从层次化入手,开展微专题复习,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设计有层次化的课堂,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蒋老师的讲座给我提供了今后的教学方向。

焦溪初级中学 朱湘华:教学论文是我们教学经验和研究的书面表达,对于我而言,写论文是一件有心做却总也有借口做不好的事。这一次培训中,万荣庆老师给我们详细讲解了教学论文撰写的常见视角以及基本框架,从标题到提纲,再到内容,如何下位描述,如何上位描述,如何解释核心概念并举例分析,如何撰写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不仅如此,随后张伟俊校长又在论文综述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讲解,都是他们一遍遍修改论文,直到最终成稿的实例。这次培训中,老师们倾囊相授,让我们在论文写作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集训。与我而言,我不缺一线教学的经验积累,不缺对教学设计的不断反思,但是缺少对教学改进的高位理解,缺少对论文写作的勇气和坚持。期待我这个暑假能沿用老师们教的方法写出点像样的论文。

朱林中学 谢静:三天的学习,名师荟萃、精彩纷呈。万荣庆老师耐心细致地教我们从6个视角挖掘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灵感,让我有种跃跃欲试的兴奋感。我决定这个暑假尝试“从无到有”的创作过程,相信一定又是一次能力的飞升。于新华老师的独特见解让我们跳出了数学条件限制的思维,对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深度挖掘还值得我花更多时间思考探索。“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让我们看得更远”,感想工作室给我这次宝贵的学习体验,期待下次活动的到来。

剑湖实验学校 马艳华:为期三天的培育站集中培训已经落下帷幕,但大家学习的热情一直高涨,有导师们的深入浅出的理论指导,也有导师们倾囊相授的实践经验,我获益匪浅。我们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特别要处理好教学与教研的关系,不怕写、坚持写才能有所得,在今后一定要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面,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把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结合起来,努力获得专业上的成长。

湖塘实验中学 薛丽萍:学习的三天,兴奋的三天,充实的三天,补充能量的三天,各路大咖从各个角度为我们解读与指导论文与写作、教学与教育、教师个人素养与学习规划,在这个热辣滚烫的暑假之初,让我更好的理解教师以及我们的成长之路。万主任的论文写作指导帮我构建高效的撰写各类论文的框架与技巧;何丽华老师通过各种案列重塑单元教学新策略;潘教授解读核心素养下数学思维的认识与培养;于新华老师带领我们重新认识不一样的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提升数学解题能力。培育站的每次活动都收获满满,期待下次再见!

湖塘实验中学 蒋超“文以载道”,本次培育站关于论文写作对文字的力量有了更深的体会。学习了论文的结构安排,主题的选择,框架的搭建等等,我明白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道理,行文要因时制宜,适应读者需求。在遣词造句上,我注重“修辞立其诚”,用简洁明了的文字表达真挚的思想和实践反馈。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