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菊芬: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个人总结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09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薛丽萍

培育站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总结

本学期,乡村初中数学教育带头人培育站在张校和各位专家导师的指导下,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回顾这一学期,培育站全体成员以饱满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积极投身于数学教学与研究中,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也为乡村数学教育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作为乡村初中数学教育带头人培育站的一员,我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收获颇丰。在培育站的引领下,我积极参与各项教学、科研和培训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一、在教学方面,我注重课堂实践,努力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融入日常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也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关注他们的学习动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024.9.24我申报了培育站公开课《5.1观察 抽象》,虽然是七年级的课,当时也没有教参,我也大胆尝试通过大单元教学的形式,运用几何画板,展示了大量的生活中的丰富图形,让学生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说出常见的几何图形以及相关的几何体,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知常见的几何图形,激发学生几何学习的兴趣,引领学生走进几何的世界。

2024年12月,我参加了常州市初中数学“讲题”能力比赛,通过对常州中考卷压轴题的讲解,让我对解题有了更深刻的体会,通过不断地磨练,获得了一等奖。

二、在科研方面,我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与同事们共同探讨数学教育的热点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数据、撰写论文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本学期,我参与了张伟俊校长的省级课题《基于智慧数学理念构建单元教学范式和策略的研究》的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24年12月撰写的论文《跨界数学素养工坊——以“大自然为什么钟爱六边形”为例》获得了武进区教育学会二等奖。

三、在培训与学习方面,我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积极参与培育站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与同行们的互动交流,我不仅拓宽了视野,也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我也注重自我学习,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四、记得在暑假期间,我全程参加了培育站的培训活动中,我深感收获颇丰。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不仅拓宽了我的专业知识边界,还让我掌握了更多实用技能。特别是万荣庆教授的《论文写作六个视角与基本框架》和张校的《例谈数学论文写作》两个报告听完后,让我又萌生了写作的热情,而且张校长还为我们提供了具体收索资料的方法和渠道,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潘建明教授、何丽华局长和于特的讲座,高屋建瓴,分别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出发,使我不仅知识的积累,更是对自我能力的一次全面提升。

我自己也申报了武进区暑期名师大讲堂”《借助几何画板进行数学变式教学》,并且了聆听了其它专家的讲座,头脑风暴式的学习使我们每一位参训队员学到了很多。

2024年9月3日,我作了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区级讲座:《八上教材深度解析与教学艺术探讨》,与八年级的任课教师一起探讨了八年级教材分析、教学建议。

反思本学期的工作,我认为自己在数学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课堂教学方面,我还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科研方面,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科研成果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展望未来,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乡村数学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希望培育站能够继续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乡村数学教育的持续发展。感谢培育站提供的宝贵机会,我将把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