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第一学期乡村数学教育带头人培育站学习小结
在乡村数学教育带头人培育站的学习又历经一学期,在领衔人张伟俊校长的引领下,培育站开展了丰富多彩且极具价值的活动,让我收获颇丰,专业素养得到显著提升。在此,我对这段充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经历进行小结。
一、多样活动,拓宽视野
精彩课堂,示范引领:培育站老师呈现的精彩课堂,犹如一场场知识与智慧交融的盛宴。每一堂课都经过精心设计,从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到教学内容的巧妙组织,从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到教学环节的流畅衔接,无不展现出老师们扎实的专业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技艺。他们有的以生动有趣的情境导入新课,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的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的则巧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这些精彩课堂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范例,让我深刻认识到不同教学风格和方法的魅力,也为我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借鉴。
专家点评,精准指导:每堂课后专家的经典点评更是画龙点睛之笔。专家们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敏锐地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他们不仅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宏观层面进行剖析,还对教学语言、教态、课堂管理等细节之处进行指导。专家的点评让我能够跳出自身局限,以更客观、更专业的视角审视教学,帮助我认识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明确了改进方向。同时,专家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也深深地感染着我,激励我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专题讲座,深度钻研:培育站老师开展的专题讲座,聚焦数学教育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热点话题,涵盖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资源开发、学生学习心理等多个方面。老师们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地阐述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通往数学教育深层次领域的大门。在讲座过程中,我认真聆听、积极思考,与老师们互动交流,不仅拓宽了知识面,还对数学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这些讲座为我提供了理论支撑,让我在教学实践中有了更坚实的理论基础,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方向,提高教学质量。
学术年会,前沿引领:有幸参加常州市数学学会 2024 年学术年会,这是一次与数学教育界精英汇聚一堂、共襄学术盛举的难得机会。在年会上,聆听了潘建明教授、喻平教授、邱学华等专家学者的精彩讲座。他们的讲座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阐述,又有贴合实际的案例分析,让我及时了解到数学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潘建明教授关于常有优数的发展引擎的讲座,为我指明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以轻负担的方式实现学生高效能的学习方向;喻平教授对数学文化:教学设计的底色进行深入解读,让我更加关注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从而还原数学知识的逻辑、意义、价值;邱学华老师分享的尝试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让我深受启发,认识到在教学中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这些专家的讲座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在数学教育道路上前行的方向,为我今后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观摩交流,博采众长:观摩沿江七市数学教学活动,领略了来自不同地区 8 位数学骨干老师呈现的精彩课堂。这些课堂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不同地区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念的碰撞与融合。有的课堂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有的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有的课堂则巧妙运用文化资源,为数学课堂注入了独特的文化魅力。通过观摩这些课堂,我开阔了视野,汲取了各地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智慧,明白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也更加坚定了我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努力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决心。
二、自我成长,收获满满
教学理念更新:通过参与培育站的一系列活动,我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以往,我更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现在我深刻认识到数学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在教学中,我开始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和成就感。
教学方法改进:丰富的学习经历让我接触到了许多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教学法、项目式学习法等。我尝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和组合。例如,在教授几何图形相关知识时,我创设了一个装修房屋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测量、设计等活动,运用所学的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也更加注重课堂提问的技巧,通过设计有层次、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研究能力提升:在培育站浓厚的研究氛围熏陶下,我的教学研究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从最初对教学研究的迷茫和畏难,到现在能够主动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尝试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我学会了如何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如何制定研究计划,明确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如何收集和整理研究数据,并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参与微讲座和与同行们的交流研讨,我还掌握了一些教学研究成果的撰写方法和技巧,能够将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论文、案例等形式呈现出来。这些能力的提升为我今后的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团队协作与交流能力增强:培育站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里我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同行。在参与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共同成长。无论是课堂观摩后的研讨交流,还是小组合作完成课题研究,都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力量。通过与同行们的交流,我不仅学到了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智慧,还拓宽了自己的人脉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和研究项目。
三、反思展望,砥砺前行
反思不足:在回顾这段学习历程时,我也意识到自己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虽然接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有时还不能完全将其融会贯通,运用得不够自如;在教学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研究成果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与同行的交流合作中,有时还不够主动积极,需要更加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针对这些不足,我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加以改进。
未来展望:培育站的学习经历是我教育生涯中的宝贵财富,它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优秀乡村数学教师的信念。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此次学习为新的起点,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为乡村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数学教育。同时,我也将继续加强教学研究,深入探索数学教育教学规律,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此外,我还希望能够发挥自己在培育站所学的优势,带动身边更多的乡村数学教师共同成长,为乡村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在乡村数学教育带头人培育站的学习让我收获满满,成长显著。我将倍加珍惜这段学习经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乡村数学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努力书写更加精彩的教育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