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有感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08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薛丽萍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

—如何促进自主学习

紧抓“自主课堂”,才能突破教学质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框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活学生主体意识,放手给学生一个自行探索学习的时空和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研究过程,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从而使他们愉快地学习、主动地发展,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我认为落实以下几个方面显得更为重要。

一、归还三种权利,使学生能自主学习

学生是师生双向活动的主体,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学生。

1、参与权  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参与一切学习活动的权利。我主要通过“五让”来实现:一是让学生认真阅读书本,进行自学;二是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主动提出问题,在问题被提出之后,教师鼓励启发学生大胆质疑,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办法;三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小组或班组讨论。我发现,一个运算法则让学生讨论如何记忆,一道应用题让学生讨论如何理解,一个难题让学生讨论如何求解等等,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四是让学生自己寻找解题规律,凡是教材中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分析和概括,有可能自行找出规律的内容,我就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五是营造一种让学生自己回味思考的内容,在课的结尾,造成一种“学犹未尽,意味无穷”、“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教学境界,以求得学生思维的延伸。

2、选择权  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练习内容的权利。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有异,课堂教学中我注意设计有弹性的探索内容。如教学七年级册“解一元一次方程(3)”时,我向学生提供了一份学习提纲:(1)你认为解方程去括号是要注意些什么?对书上的例5、例6的解法你认为是不是最合理?你还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吗?(2)书中例5、例6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3)对于今天的学习谈谈你的体会。这个提纲只是给学生的一个框架,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提纲加以调整:一是把提纲中较大的问题细化为若干小问题;二是提出你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不仅学习的内容可自行调整和选择,学习的方式也可自己选择,可以独立思考或做题,也可以与同桌交流,或者走出来与自己最好的伙伴交流,也可以直接看书。

另外还分层设计练习题,有基础题也有提高题,解决一些学生“吃不了”的问题和一些学生“吃不饱”的问题。对于同一道题也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如:做一道判断题,我要求学有困难的学生能判断对错,一般学生要讲出为什么错的道理,学有余力的学生讲出怎样用多种方法改动条件使题目结论变得正确。

3、评价权  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权利。自我评价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反省和总结经验的过程,从而也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给他人评价,要求学生在科学、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公正、合理的推理和判断,从中学习别人的优点,吸取经验,避免一些错误。在这一过程中,能增强学生的自我责任心,同时也能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体现同学间相互帮助的合作精神。

我认为教学中还给学生参与权、选择权、评价权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只有还给学生这三种权利,才能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二、设计三种教法,使学生会自主学习

1、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般地学生对某门功课有兴趣,那么他学习这门功课的效果就会好,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特点,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用的方式有:

⑴由疑生趣  创设情景,由疑生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单纯地听教师的讲解,不能完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激发学生的热情,让他们主动、积极地探求新知。

如刚接触“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可先引导学生回忆等式的性质,然后让学生去猜测解一元一次方程与等式的性质有什么关系。在解方程时,教师可以问学生每一步变形的依据是什么。这样老师给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他们自然会兴趣盎然地努力将心中的问号消除。

⑵由奇生趣  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有趣的阅读材料,但不少学生缺乏主动阅读的兴趣,我常用激起学生好奇心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教材中有一篇阅读材料《归纳》,我先向学生解释“朝有破絮云,午后雷雨临”的来源及意义,然后告诉他们在数学中常用这种方法探求规律,从而激起学生探求规律的兴趣。

⑶由动生趣  如以后教学七年级下册“三角形三边关系”,我会让学生用预先准备好的四根小棒(2cm4cm5cm7cm各一根)中的三根小棒首尾连接搭成三角形。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都能搭成三角形,学生便产生探索其中奥秘的兴趣。

2、点拨引导

我坚持让学生担当“主演”角色,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做到:凡学生自己发现和解决的问题,教师不暗示和替代;凡学生可以通过操作能掌握的知识,教师不讲解和归纳。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我组织学生互相讨论,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当学生经过讨论仍不能解决时,教师便给予恰当的点拨引导。

“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问题”中有这样一道题:有一种足球是由32块黑白相间的牛皮缝制而成的,其中黑皮可看作正五边形,白皮可看作正六边形,若你要制作这样一个足球,你需要准备几块黑皮?几块白皮?学生很容易找到第一个等量关系,第二个等量关系学生难以发现,为了帮助理解,在预习前我出示了一个足球实物,引导学生观察:(1)一个正六边形有几条边?足球上的正六边形共有几条边?(2)足球上的正五边形共有几条边?(3)白皮(正六边形)与黑皮(正五边形)相邻的边数共有多少条?白皮(正六边形)与白皮(正六边形)相邻的边数共有多少条?(4)白皮的边数与黑皮的边数的关系如何?通过教师的引导与点拨学生很快发现了第二个等量关系。

3、设疑解惑

设疑就是揭示事物的矛盾,提出有思考性的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提出问题的有效方法是“设疑”。学生不是没有疑问,而是自己没有知道有疑。因此,我在指导学生自学的过程中,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设疑;另一方面指导学生设疑,引导他们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设疑,在教材的关键处设疑,在探索规律处设疑,在容易混淆的地方处设疑。久而久之,学生学会了设疑。我觉得学生学会了设疑,就学会了剖析问题,理解问题的有效方法。

三、注重三个精心,使学生乐于自主学习

1、精心组织教学语言

同一篇文章让两个人来读,让听者产生情感共鸣的程度不一定相同;同一件事由两个人来讲述,给听者的印象不一定相同。生动且有感染力的语言,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我精心组织教学语言,努力做到教之以情,授之以趣,以强大的情感魅力吸引学生,使学生主动自觉充满兴趣地接受知识。

如在下个星期教学“直线、线段、射线”时,我将这样组织教学语言的,“无头无尾是直线,两端可以任意延;有头有尾是线段,两端之间长度限;有头无尾是射线,一端限制一端延。”这些富于表达力的生动语言妙趣横生,有力地调动起学生的情趣,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从而在教学活动中倍增轻松愉快的学习热情。

2、精心设计习题

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合理的必要的练习能使学生获得真知,而大量的重复性练习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练习。我一方面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练习题进行恰当的处理、改进,另一方面设计具有创新意识的练习题,使习题的功能不断得到开发。

3、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已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全球化趋势,特别是计算机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来。因此,我们要学习教育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把投影仪、微机带入课堂,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受信息,使他们在形、声、光教学的直接作用下感受到知识兴趣和精神上的满足,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如教学:丰富的图形世界(1)这一课时,我充分利用利用多媒体把学生领进了一个充满图形美的境地,有上海的外滩、东方明珠塔、锦贸大厦,有埃及的金字塔,淹城的城墙、灯塔,北京的天坛等等各种图片。鲜明的色彩,伟大的建筑,图形的变换,产生了一种完美的视觉效应,体现出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让学生感到多媒体的神奇力量,自然被吸引。

我认为能否激活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案和课堂上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创设学生全员参与的条件和设计有效的教学路径,拓展学生主动发展的时空,变学习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主动发展,同时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