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读书,读好书
关旸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德)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是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的经典作品之一。细心阅读这本薄册,其中所有的文字都直指教育的核心,向读者阐述了教育的本质,是一本既适合教育者阅读,也适合家长阅读的书。
本书共19个章节,其中包含了“教育作为必不可少的基本关系”,“教育的基本类型”,“直接传达与间接传达”,“可在有限范围内计划的教育”,“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张力之中的教育”,“依存于整体的教育”,“教育的意义与任务”,“教育的可能性与界限”,“教育的必要性”,“作为教育之源泉的真正权威”,“教育与语言”,“教育与文化”,“作为过程的陶冶”,“科学性的陶冶”,“大众的陶冶”,“对教养的批判”,“教育与传承”,“大学的观念”,“大学的任务”等。
我对“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张力之中的教育”这章非常感兴趣。书中雅斯贝尔斯先生说:“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机勃勃的精神,由此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他还说:“传统总是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年轻一代。年轻一代通过一种与历史及往昔伟大人物形象的内在联系而意识到传统。历史作为已知的、被把握的过去,成为当下的事实内容。而当下唯存在与过去的连续中才能创造出将来以及人类此在的客体性。若非如此,人便无法意识到自我。”说出了学校的意义在于“传承”与“创新”。
之所以要传承,因为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看得见多远的未来。锡山高中的唐江澎校长,就在锡山高中的百年历史中汲取现代教育的智慧,让历史之光照亮未来之路。因此,他激活教师的专业能力,创新学校制度,在借助外力的基础上一次又一次的将学校蜕变成可承载历史并面向未来的锡山高中,托举学生成为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材。就像西安交大的王树国校长说:“西安交大是全体师生、员工和家长的西安交大;是山西省的西安交大;是中国的西安交大。”这里,既有教育人的使命担当,更有对教育目标的执着追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