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后进生 消除失败心理
于腾娇
不少学生在学习中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就会形成烦闷、恐惧、和自卑等消极的心理,再加上家长、教师和同伴对他们的不正确态度,使他们长期处在不良的学习氛围之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过低的、错误的自我评价,武认为自己不是块学习的料子,一遇到困难就会退缩或者畏惧,对学习产生厌倦和恐惧的心理,越学成绩越糟糕,越学越没劲头,形成心理上的“失败定势”,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教师要能理解学生,消除后进生在学习中的“失败定势”,有效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在我刚刚做老师的第二年中,我所带领的是刚刚进入初一的孩子,出现了好几个曾经成绩很优秀,但是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而且心理出现了“失败阴影”。典型的是G学生,入学时总成绩在班级前列,且女孩子学习很努力,但是考试却不理想,几次都在中偏下等。学生学习的成绩差,有的是贪玩,有的是学习方法不对,有的是态度和目标不明确。她是学生,是一名处在成熟与幼稚的断档期,需要老师帮助她找出原因。在督促和帮助学生时,作为教师的我需要讲究策略,既要让学生接受你的帮助,又要贯彻落实有关学习的任务。经过我的观察,G同学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对,因此我对她提出了要求,一方面让她选择好适合她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确了方向才知道往哪一处使劲,同时要求她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不断地纠正自己的方法,当然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鼓起她的信心。
教师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客观公正地对待学生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和水平上的差异,对学习后进的学生不能一味的讽刺、挖苦,甚至其实,而应耐心地给与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对于G同学,首先我做好与她的家长的沟通工作,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在教学中应注意分层教学,比如在课堂提问和课外作业中,布置一些适合她能力和水平的学习任务,使她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乐观向上的积极情绪,逐渐树立起自信心。同时,我还向班主任提议,让学习优秀并且性格开朗的同学与她成为同桌,鼓励她周围的同学与她互帮互学,采取“结对子”的学习方式,形成团结友爱、蒸蒸日上的学习环境,让她在学习中也能感受到轻松与和谐。
其次,我认为老师自己也要有信心,没有信心的老师不容易理解学生,总会以为学生和自己故意不合拍,唱反调。面对学生,如果老师是一个信心十足的人,还会出现让自己不能收服的学生?对于G同学,我耐心地启发诱导她找出最初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次失败,分析其疑点和问题所在,消除思想上的顾虑,推翻原式的自我意识,帮助她找到“失败阴影”的形成原因,重新认识自我。认识的改变仅仅是开始,长期的心理定势一时很难改变,还必须通过行为的矫正,进行强化训练。我经常有一事地指导她进行自我心理暗示:以前我认为我自己不够聪明,是错误的,现在证明我不笨了,只要认真去做,没有什么事情是完成不了的。经过反复训练,她逐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乐意接受新的学习任务,树立起信心,从而改变对自己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这个过程一定是漫长的,需要教师能够切身的理解学生,要对学生有足够的信心,否则学生不能够做到持之以恒。我给她一个学期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终于在第二个学期,G同学的成绩有了突飞猛进,考试成绩李旭几次名列班级的前十名。
作为教师,面对学生,用你的信心、爱心和包容去理解你的学生,一定会有新的收获的,对后进生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要进行鼓励,使他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进步。同时,有意识地为他们提供一些锻炼自己能力和一是品质的机会,增强他们抵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认识到挫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关键是能够正视它,并且积极地想尽各种方法解决它,了解学生内心深处,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和把握学生心理的困惑,帮助他们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正确指导学生的行为,有效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成绩的提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