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班主任的管理艺术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3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薛丽萍

                  班主任的管理艺术

                 ——以“人情味儿”铸就和谐班集体

摘要:本文以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关于好老师的定义为基础,提出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以“人情味儿”为核心,创造有情有义的和谐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笔者从用“人情味儿”建班、用“人情味儿”立制、用“人情味儿”沟通三个方面展开工作,具体介绍了如何在班级管理中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爱、理解和耐心。文章强调了班主任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学生和家长进行双向互联,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反馈,促进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良好配合。最后,文章总结了“人情味儿”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强调了班主任要用自己的爱、智慧和责任去引导学生,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管理艺术;人情味儿;和谐班集体;关爱学生;双向沟通

引言: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有一段话:“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她是一个热爱孩子的人,感觉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与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记自己也是个孩子。”看完这段话,我深切地体会到,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只要真正拥有对于孩子与工作的诚心,就可以在任何情况下面对孩子做到耐心、冷静、不倦,并为此而努力。

一、创建有情有义的和谐班集体

我初定下的班级发展目标就是要创建有情有义的和谐班集体。围绕这个班级愿景,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1.用“人情味儿”建班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力量,只有让学生团结在班主任的周围,班级才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具有凝聚力和创造力。亲其师、信其道,要想让学生接受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班主任就要善于用心用爱打造具有“人情味”的班级氛围。

在班级生活中班主任往往是不苟言笑的角色,无形中会拉开学生与我们的距离,想要打造轻松积极的班级环境,班主任必须学会俯身低头,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在开学前期,为了更好地了解即将见面的学生,我让每个同学都录制了一个简短的视频,告诉我他的特长、兴趣爱好、小学曾担任的职务以及对初中生活的规划和目标,并且在孩子们发给我视频后把他们的信息记录下来。在军训期间,我会根据我掌握的信息,主动找他们谈谈他们的兴趣爱好,分享一些他们学长学姐的学习经验,和他们聊一聊如何实现他们暑期定下的目标。晚上查宿舍的时候,主动问问他们想不想家?有没有情绪?有没有困难?有孩子和我说他的大脚趾化脓后,第一时间外卖创口贴和消毒用品帮他处理伤口,几天下来,学生看到我不再是低着头快速逃走,他们会在军训休息的时候主动围到我的边上,和我聊聊他们生活趣事和兴趣爱好,甚至还有学生告诉我他们喜欢玩MC,这样一来,我手上就有了一些后期能针对性开展工作的素材。这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班主任适当地参与进去,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用心,拉近班主任与学生的距离,这样学生才能与班主任和班级其他同学形成良性的互动,营造轻松积极的班级氛围。

2.用“人情味儿”立制

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班有班规。班规是对学生行为的约束以及纠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但是过分强制的、“一刀切”的班级制度则会适得其反。所以班主任在制定班级制度时可以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例如预见开学后会遇到的可能会出问题的时间点,一个是早上到校时间,还有一个是住宿生晚自习到班时间。制定的处罚措施不能采取激烈的,伤害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及自尊心的方式,可以先提醒后警告最后处罚相结合。

 军训期间我们规定走读生是7:20到校,然而第二天我们班有个女生到7:40还没到校,我给家长打去电话,家长在电话那头非常抱歉,说是因为当天是周六,闹铃没想,全家都睡过头了,现在正急急忙忙往学校赶。在了解到具体原因后,我说没关系的,并且嘱咐家长路上慢点开车,注意安全,孩子也在八点训练之前赶到了。当天晚上我写家长群军训反馈的时候就加上了一条:“明天是周日,请大家调好闹钟。”我想在班级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多一丝人情味,多一点体谅,遇到问题不要大发雷霆,而是本着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的原则,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3、用“人情味儿”沟通

和其他工作相比,班主任在工作中需要和多个对象沟通。所以沟通是一项关键而复杂的任务,尤其在处理学生纠纷时更是如此。与涉事学生、相关教师以及学生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不仅需要灵活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更需要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融入足够的“人情味儿”。

处理学生纠纷时,面对不同的主体,需要运用巧妙的沟通技巧。这包括与涉事学生的直接沟通,通过耐心聆听、理解学生的心理和立场,以建立信任和互动。同时,与相关教师的沟通也显得至关重要,以共同探讨问题的本质,寻找解决方案。在一些情况下,与涉事学生家长的沟通更是必要之举,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理解家长的关切,并与他们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

然而,有效沟通并非仅仅是理性思维和专业技能的表现,更需要注入足够的“人情味儿”。这意味着班主任在与学生、教师和家长沟通时,要关心他们的感受,展现出真诚和关爱。通过在对话中适时地表达理解、关切和鼓励,班主任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使沟通更具有亲和力。

在处理学生纠纷时,班主任应当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决策的同时,注重用温暖的语言传递对学生的关怀,避免形成对立局面。通过在沟通中展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和理解,班主任有助于化解矛盾,促使各方共同参与问题的解决,通过真诚、关爱的态度建立起与学生、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良好沟通桥梁。

4.民主交流,和学生理性沟通

教育家说过一句话: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班主任与学生在沟通中最常见的模式却是教师高高在上,学生低眉顺眼,形成打压式的师生交流,时常因为学生年龄小、力量弱、易犯错就忽视学生的感受和想法。

那我们该如何与学生有效沟通呢?第一、要学会接受学生任何情绪的发生。第二、表示严重的认同。我懂、我在学生时代也遇到过这种事情(也有这样的情绪),跟学生来一些共情。第三、在表示认同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正面的引导,和积极的反馈,例如老师知道你很努力了,但是这个事情发生呢,你肯定也不想的,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做得更好的,但是鉴于今天的结果你是不是可以总结一下,制定一个计划,这样你下次才能做得更好(或者是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军训期间我们班就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室外训练休息时,教官让学生自我介绍,第一个被点名的男孩子居然坐在那纹丝不动,教官懵了,教官让他站起来他不站,问他愿不愿意自我介绍他也不说话,旁边的孩子也开始小声议论,这时我立刻和教官打了个招呼,然后叫这个男孩子跟我去连廊上,因为军训前孩子来学校帮我搬过办公室,为了表示感谢我也回馈了些小礼物给他,可能因为这点交情,他终于肯站起来跟我走了,不然我真不知道怎么收场。在连廊上我问他为何不自我介绍,是不是因为第一个被教官点到太突然了啊?还是因为别的原因啊?孩子说我就是不想,我说那为什么不想呢?问出那句话后又是一片死寂,我就开始共情,我说是不是因为害羞啊,不吭声,我继续讲,我说:“王老师非常理解你的心情,第一个被点到,一点准备都没有。”然后讲了我自己在上大学第一次自我介绍时的心理变化过程。然后就开始PUA他,我说你看老师和教官都这么辛苦,每天腿跑断,还要处理你们的这些情绪,我们也很不容易,对吧?老师和教官在平时的训练中都觉得你很认真、配合,而且作为我们班的排头,你的各个动作都非常标准,所以不能因为今天这个插曲让同学和老师觉得你是个“刺头”,老师也相信你肯定不是那个所谓的“刺头”,所以你能不能跟教官道个歉?孩子这个时候终于松口了,一边哭一边点头,但是因为性格使然不好意思当面道歉,说是想要书面道歉。

所以教育生活中,无论教师多么尽心,学生的问题总会接踵而至。所以,我们愉快地面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理解为他们弥足珍贵的成长机会。记得王晓春老师在《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一书中就建议班主任要“沉得住气”,我想大概就是说不要急于做判断、下结论和指点,而应倾听、接纳和理性把握。

二、平等尊重,与家长双向互联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侧重点,应该相互助益、彼此成就。家校配合地越默契,形成的教育合力就越大,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就越强。班主任如果掌握了和家长沟通的方式方法,就会事半功倍。

1.扩大沟通,丰富沟通内容。

班主任与家长往往只是针对学生学业成绩和违纪行为进行沟通,忽略了成绩好、表现好或有进步的学生,也忽略了学生学业以外的社交、心理状况。班主任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和进步,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表扬树立榜样,也可以当着学生面给予家长们积极的心理暗示,这种积极的反馈,不仅会增强家长对学生、对教师、对学校的信心,还可以通过家长把班主任对学生的正面评价反馈给学生,为学生输送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2.积极倾听,运用反馈。

在与家长沟通时不要陷入到说教的误区,上来就指出问题所在甚至训斥家长一番,对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缺乏了解。班主任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善于从家长处了解学生信息,平等交流,积极提问,耐心倾听,换位思考,与家长形成双向的良性互动。

三、结语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班主任只把“人情味儿”贯彻到琐碎繁杂工作的方方面面,才能叩开学生紧闭的大门。班主任要用“人情味儿”构建一个学风优良、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让每个学生为自己是这个班集体的一员而骄傲“人情味”创立一套贴合学生实际的班级制度,让学生产生对规章制度内在的价值认同,养成好的行为习惯“人情味儿”实现与学生、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合理的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阻碍“人情味儿”是爱,是智慧,是责任,是班主任必备的素养。希望每个班主任都可以用自己的点滴光亮,照耀学生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1]蔺晓康.“大爱无疆”霍懋征教育思想研究[D].   渤海大学,2014.     

[2] 王东波. 高中和谐班集体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8.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