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行之所引
------常州市乡村初中数学教育培育站研修个人总结
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薛丽萍
多幸运,成为常州市乡村初中数学教育培育站的成员,在四十不惑之期再遇一群同研同行的伙伴们,再能在导师的高位引领下,走出自己固化思想与教育教学模式,点燃年轻的激情与勇气,做一个在专业道路上一直学习之人。
一、指点迷津,明确方向
在一片迷茫与惯性和惰性使然的彷徨期,幸好有培育站这个平台,让我能够在导师们和专家们的指引下,了解到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实施策略,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目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新规划自己未来教育教学和个人专业成长的方向。在自我专业成长中,克服惰性,早一点晚一点多少写一点,在专业写作的薄弱环节下决心每天行动一点,切实记录教学心得,积累写作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形成自己课堂教学风格,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将数学知识与方法动态呈现,做到可视化,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科研中,围绕课题和培育站的研究方向,扎实开展相关有序的系列活动,将研究规范化、系统化、有效化、实操化,提升自我和伙伴们的专业成长,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与品质。
二、终身学习,拓展视野
教学教育研究之路没有终点,在教师岗位一天,坚持学习充实自己。正如潘建明校长所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要教会学生自觉学习。同理,教书育人是我自己的事,要学会自觉学习,在书籍中寻找方向与方法。《教育的目的》一书阐述了教育的全部智慧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教育是教人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通过知识培养智慧的渠道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运用数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明显地感受到知识的作用,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而且智慧就在运用知识中不断得以发展形成。
三、潜心研究,实践探索
在培育站的活动中,导师张校长给我们创造了最好的平台,带领我们一起潜心教学研究之路。在单元教学研究的总方向引领下,有最新理念的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研课、磨课、观课与评课,思考如何在单元教学中以综合实践课来发展学生智慧,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章节起始课下的自主课堂教学的示范课堂,教师润物细无声的问题引领学生自主思考、自觉探讨、自发质疑、自我完善,彰显教师教学智慧。小伙伴们对自主课堂教学教学策略各抒己见和多角度的诊断,更是引发我对课堂教学的本质的思考。
培育站的每一次活动,都能给小伙伴们带来新的思维分享与碰撞。2023,我们在一起;2024,我们乘风破浪,开启新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