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旸:培育站两年个人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04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薛丽萍

始终走在成为人民教育家的路上

——个人研修计划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初级中学 关旸

为了能突破自己专业发展和职业工作的瓶颈,在自己而立的最后一年,毅然选择加入江苏省乡村教育带头人培育站。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继续在张伟俊校长的带领下,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开启研修之旅。培育站导师阵容实力强大,成员伙伴群英荟萃。我想:知不足而后进,望山远而力行,危机也是转机。很荣幸加入,或许是我不惑之年的一个全新的开始。

我们是“乡村教育带头人培育站”,导师为我们精心安排每一次活动,请专家为我们量身打造专业成长之路,我想在这每一次靠近“教育家之光”的过程中,成为微光。

  个人研究方向:成为“人民教育家”,主张“知行合一”,注重“对话和体验”

个人培训目标:成为更好的自己,点亮更多的人

  1. 什么是“教育家精神”?

    1、2023年9月9日的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致信代表说: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2、2024年第1期的《思想战线》中,北京师范大学的冯刚教授对教育家精神做了时代解读。他认为:教育家精神是由“教育家”和“精神”两部分构成的。教育家是指对教育思想和实践产生重大影响的杰出人物,侧重于教学实践,致力于教育事业发展。对“精神”的理解往往存在两种思路。一种是黑格尔式的“精神”,把精神视为“自己支持自己的那种绝对实在的本质”,把现实世界看作绝对精神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结果。另一种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即在“实践”范畴内把“精神”当作一种受普遍生产规律支配的特殊的生产活动来对待。中国特色的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教育教学的实践结晶,是一个精神体系,具有价值、实践、目标三个层次。

    3、我认同:

    (一)教育家精神是理想信念与道德情操,即“小我”和“大我”的双向生成(四有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的升华)
        (二)教育家精神是育人智慧与躬耕态度的同时发力(四有好老师:有扎实学识的升华)
        教育家精神是仁爱之心与弘道追求的同频共进(四有好老师:有仁爱之心的升华)
    二、如何践行“教育家精神”?

  2. 传承

    1、德国哲学家教育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机勃勃的精神,由此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2、原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唐江澎校长,在《好的教育——把理想做出来》中说:教育其实没有多少需要创新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坚守比创新更重要。他说自己的教育智慧主要来自锡山高中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他发现他的前任、前辈有很多教育的探索,体现了教育的本质规律;这些东西无论放在当年那个时代,还是放在今天、放在未来的不同语境当中,都是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

    3、我在接受过潘建明导师的“自觉教育”,认同过邱学华先生的“尝试教育”,学习着张伟俊校长“智慧教育”……因此,我希望自己在培育站“成为更好的自己,点亮更多的人”的过程中,提出“知行合一”的主张,并注重“对话和体验”。也时刻提醒自己,今后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教学实践,都要延续这条路线。最终,形成自己的一套工作体系。所以,恳请各位专家帮我把脉分析,论证可能性。

    (二)创新

    1、《资治通鉴·唐纪》中有句古语“创业易守成难”说的是: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唐太宗问房玄龄、魏征等人:“创业与保持已有的业绩哪个难?”房玄龄回答说:“国家开始创立时,我们与各地豪强竞相起兵较量使他们称臣,创业难啊!”魏征说:“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不在艰难的时候取得天下,而在安逸的时候失掉天下的,保持已有的业绩难啊!”
        太宗说:“玄龄协助我一起取得了天下,历经百战,九死一生,所以知道创业的艰难,魏征协同我一起安定天下,常常担心在富贵的时候滋生骄奢,疏忽的时候发生祸乱,所以知道保持已有的业绩的艰难。但是创业的艰难已经过去;保持已有的业绩的艰难,正应该和大家谨慎对待。”

  3. 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始终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主张教育思想与教学实践同步创新主推上海市初级中学语文教改实验形成了育人观念,育人举措,育人体系。1990年提出了“三个制高点”思想:办教育必须确立制高点。首先,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其次,要站在战略的制高点上;再其次,要站在与基础教育发达国家竞争的制高点上。
        “她已是90岁的耄耋老人,有着60年的教学生涯。她依然活跃在语文教学改革的第一线,坚守‘在讲台上用生命唱歌’。她深爱着学生,痴迷着语文教学。‘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她用这样的话语不断地鞭策着自己,也勉励着更多的青年教师。于漪,师者的楷模。”(2019年获评“人民教育家”颁奖词)

        3、我在学校,分管教学、教科研等工作。除了通过培育站的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外(教学质量,一个人就是一面旗帜),也希望提高自己的引领能力和管理水平。我希望借张校的培育站,也带动我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芙青社”,带着一群人一起走)。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总统曾说: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修理屋顶。我想,这句话适合各种想要成长的人。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