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上初级中学 2018.3.15
“大刘桥接小刘桥,风景正娇娆。同堂学子喜相招,翩翻坂上初飞鸟,会见扶摇入九霄……”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全体师生都会唱着这首由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于上世纪40年代创作的《坂上中学校歌》。被其隽永的文辞、饱含的爱国激情深深感动,也为学校有这样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感到自豪。
学校秉承“诚于做人、毅于求学”的学校精神,打造“全员德育,文化育人”的德育工作特色。开展“三个一”主题爱校活动,以“带好一枚校徽,传承‘诚毅’校训;唱响一首校歌,振奋向上精神;读好一本校史,担当圆梦责任”的爱校活动方略,全面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浸染“诚毅、励志、奋进”的精神,从学生可感、可学的细节处落实,为学生搭建励志成长的体验舞台。
回顾,走过的足迹
刚开始的两年,班级文化建设也只是停留在墙面布置,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也就班主任和班中的几个同学。如今,班级文化建设已在学校每个师生心中深深埋下了根基——她成为了班级的一张名片、一种风尚、一种行为方式、一种文化传统。她是班主任和全班同学智慧的结晶,她孕育着一个又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她潜移默化地熏陶着身在其中的每一个学子。
各班围绕主题,挖掘本班特色,通过设计班徽、提炼班级精神、制定班级目标,营造励志向上的班级氛围。学校行政和全体班主任、各班学生代表一同走进教室,听班级形象代言人阐释班级文化的内涵,切身感受班级文化氛围和同学们的精神风貌。近几年来,班级文化建设越来越有特色,主题越来越鲜明。有的班级以“中国风”为元素,通过“梅兰竹菊”等内涵丰富的花中君子来引导学生成为谦谦君子;有的班级将班主任的管理智慧体现在每一个布置细节中,如“一诺千金”榜,“为你点赞”榜等等。而现场讲解时,各班讲解都别具特色、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有四人形象代言组合的,有中英文讲解的,有一问一答式互动的等。
班级文化建设已经不是一次墙面的布置,她的呈现方式也不再是单一的墙面静态展示,而增加了以活动为载体的动态展示。她是一个圆心,她向四周不断的辐射着她丰富的光热——她综合展示着学生策划、组织、协调的能力;她锻炼了学生设计、书写、绘画、演讲、写作、表演等多方面的才艺;她营造了民主、自由、创新、团结的班级氛围;她彰显着每一个班主任艺术化管理风采。每一位同学都会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成为班级的主人,以最佳的行为表现来为自己的班级代言。
专注,每一个细节
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专注于每一个细节,既有教室环境的文化内涵建设、制度精神方面的锤炼,同时又涵盖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每一个过程。
每年9月,学校召开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制定《坂中班级文化建设方案》。通过老班主任的经验介绍、具体方案的解读,对新班主任做好创建培训。随后班主任带领全班同学围绕主题挖掘本班特色。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全班同学共同制定班级制度文化。课堂中,通过“学生成长导师制、学生学习伙伴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与此同时,每周的主题班会、每学期的校公开主题班会,十个主题的“励志德育专题月”活动,“厉害了,我的班级”,“厉害了,我的同学”,“厉害了,我的老师”征文摄影等一系列活动缤纷开展。
墙面的精美布置、动态化的管理机制、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让全体学生在优雅的环境中,浓郁的书香和浩瀚的学科文化中,用心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
不一样的生命,一样的精彩
学校外来工子女比例高达90%,这一比例在公办学校中也可以说是最高的了。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在富有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全体学生会自发地形成一股浓郁的学习风气。因此,学校首先从班级文化的建设入手,每年9月开学,创建培训之后,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个性、兴趣等方面的特点,确定班级的特色,制定特色班级创建计划。用简明扼要、哲意隽永的班级精神凝聚所有学生,制定出概括力强、震撼力强、号召力强的班级口号和精神,让它赋予班级一种无尽的自豪和长足的干劲!墙面会静态展示:设计能体现班级风貌的班级名称、班徽、班级口号、班级目标等,张贴在教室指定位置。活动中动态展示:推选班级形象代言人,在评比时向全校介绍本班精神文化内涵。平时列队跑操时,高呼班级精神,振奋士气。班级文化的创建,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发掘了潜力,在各类比赛中崭露头角。同时全校丰富多彩的评比活动,浓郁的竞争氛围也激发了各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见贤思齐的浓郁学风蔚然成风。“不一样的生命,一样的精彩”这一理念通过班级精神的凝聚,在全体师生和家长中形成共识。
开展“两制”活动,实施全员德育
开展“学生成长导师制,学生学习伙伴制”两制活动,使全体教师人人参与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和服务育人”的行列中,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的、具有本校特色的全员德育工作机制。如今,每一位老师都成为德育工作者,他们成为了学生理想信念的引导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兴趣特长的挖掘者、习惯养成的帮助者,师生之间形成了互动、互助、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
开学初任课教师会进班和全体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各学科之间的衔接、配合也会更加密切。此后,班主任管理方面的特色制度和评价考核表布置在指定位置,每周及时更新评价动态。班主任沙龙或者班级主题班会时,安排班主任围绕班内实施有效的某一项举措介绍展示,以便其他班主任共同切磋、进步。导师则会根据学生近期的学习生活状态,定期进班与学生沟通、交流、疏导,有针对性的解决其心理困惑、学习困难。很多导师走进了学生的心灵,部分学生情感缺失的状态得到改善、自我认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同伴之间合作学习探究的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高。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整合学科资源,形成德育合力
“数学不光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文化,它提供了人类的不仅是思维模式,还提供了有力的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式,以及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学校老师也在一次又一次地反思学科教育的价值,关注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挖掘学科的德育素材。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特长,在班级中开展具有特色的学科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美术老师担任班主任时,利用自己的特长努力培养学生书法、国画方面的素养。一年的潜移默化、技法传授,让这些从未经过系统学习的外来工子女,在艺术的殿堂中看到了自己的潜力,寻找到了自己的梦想。理化生老师担任班主任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让数学、物理、化学知识在更为直观的生活中得到印证;更有生物老师带领学生将教室转变为了植物园,种植了数十种绿植,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语文专业的班主任更是十分重视国学文化的熏陶,努力把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梅兰竹菊”的意象、中国经典的建筑艺术、国学文化经典作品融入到班级文化之中,让学生感受到伟大祖国的历史悠久、文化的博大精深。
搭建各种舞台,展示青春风采
根据《坂中励志德育专题活动方案》,学校团队组织创设“诚毅精神教育月”、“励志健康月”、“励志友爱月”、“科技创新月”等十个主题月教育活动,由十位专任教师细致策划,团队组织全校开展。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开放式的体验德育活动。
学校充分挖掘老校的悠久历史,以坂中名人为教育资源,开展“寻访校友光辉足迹,发扬坂中诚毅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吕思勉故居、走进常州烈士陵园等地,深入社会,了解坂中的历史,寻访名师、校友的光辉事迹,更进一步激发他们爱校、爱国的自豪感。
学校创设和学生密切相关的班级小舞台,利用黑板报、主题班会给每一个学生提供锻炼、展示的机会。学校改变“定题式”黑板报模式,让黑板报成为宣传班级的“班刊”。每月出两期班刊,内容由班干部策划、全班征稿,作为宣传本班的一个阵地。其次改变了班会由“班主任”主讲的模式,由学生分组策划、主持班会,全班共同参与。每周一班会课时,有的班级热烈的辩论、有的班级精彩的演讲,有的班级共同探讨班级管理问题。学校制定了《学校公开主题班会活动方案》,孩子们自主策划、组织,由家长一起参加开展校公开主题班会活动,家长们走进班级,参与班级管理,关注学生成长。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次次精彩的亮相,聆听到其他家长切实可行的家教管理经验,让很多家长的教育理念有了新的转变。
营造书香氛围,滋养学生成长
读书可立志,读书可明理,读书可修身。学校精心打造辅华读书园,与学校辅华图书馆连成一个整体,给学生创设一个富有人文味的读书乐园。学校校本课程《读书与人生》、《岁月留痕》、《大刘寺的钟声》等的开课,又进一步引领了学生励志的方向。
坂中的图书走出图书馆,走进教室。班主任努力在班中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班级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闻到书香。班级“读书角”放置班级图书,定期进行班级间的图书漂流。教室后方黑板下设置“优秀作业展区”,黑板报刊登学生各类作品。墙面定期更换学科辅导、学习方法、优秀学生作品等。期初制订创建书香班级的计划,学生个人自主制定阅读计划,读写结合,通过多种渠道的展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期末全校举行“采蜜成果展”,展览上可将班级书香计划、学生读书计划、师生读书笔记、原创作品、获奖证书等一一展示,以此评比书香班级。单调的教室变得充满生机和文化气息,很多班级的布置溢满书香、独具创意。
学校组建思勉文学社,每周一开展阅读、演讲活动。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来学校举办讲座。活动打开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聆听到了窗外声音,感受世界的回响,更是让书香浸润到心灵深处。2016年,学校在武进区古诗词电视赏读大赛获二等奖,2016、2017连续两年荣获全国青少年读书活动组织奖。
超越,看到更好的自己
坂中每年都要隆重举行我班我秀文化艺术节。2018年元旦,学校开展了主题为“我爱我班秀风采,焕发青春正能量”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此次汇演以爱班之心,爱校之行,爱国之情三个板块来呈现,各班亮出自己的班级品牌,班级形象代言人阐述班级文化内涵,最后本班同学用自己特长展示青春风采。12个班级,12个别具特色的班级品牌,12个不同风格的节目,激发全体师生的爱班级、爱学校、爱祖国的热情。大力弘扬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德育工作以班级文化建设为切入口,促进了优良学风的形成。学生各方面素养大幅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能力的提升。张明星老师入选常州市学生最喜爱的班主任。2017年,在武进区德育论文评比中,7篇论文获一、二等奖。唐丽敏老师的《我爱我家,奏响一曲家的旋律》班会课荣获常州市学校常规德育活动创新案例二等奖。杨黎老师的《担当责任助我成长》获常州市学校生命教育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韦爱华老师的《青春毅行,花开盈梦》获常州市学校生命教育优秀成果评选三等奖,杨黎、王银花老师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队活动获武进区少先队观摩活动特等奖。
学校被评为常州市德育特色学校。获常州市生命教育周活动示范活动奖;德育方案《传承“诚毅校训”,优化德育特色,发展校园文化》获武进区学校主动发展优秀成果奖,德育方案《文化的浸染,润物无声》获武进区中小学“低碳德育工程”优秀项目评选特色奖。2016年和2017年,《中国德育》的记者二次走进学校。采访、了解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和励志德育,并刊登了《不把核心素养当口号》、《为“励志成长”代言》二篇报道。让坂中这所农村初中的德育工作,站在了更高的德育舞台,为更多人所熟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