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武进区教育局组建第二届“双名”工作室,感谢教育局领导的关心和信任,批准我成为名校长工作室领衔人。一年半来,工作室严格执行《武进区第二届名校长工作室管理办法》,围绕《学校内涵发展的行动研究》研究项目,定期开展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工作室现有成员11人,有5位校长和6位副校长组成,其中有2位副校长本学期加入,详见下表:
序号 | 姓名 | 单位 | 职务 | 备注 |
1 | 顾志平 | 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 校长 | 领衔人 |
2 | 沈加彬 | 武进区湟里初级中学 | 校长 | 2017年6月加入 |
3 | 蒋仕先 | 武进区成章初级中学 | 校长 | 2017年6月加入 |
4 | 徐文明 | 武进区夏溪初级中学 | 校长 | 2017年6月加入 |
5 | 郭 曙 | 武进区坂上初级中学 | 校长 | 2017年6月加入 |
6 | 何爱芳 | 武进区淹城初级中学 | 副校长 | 2017年6月加入 |
7 | 朱小波 | 武进区淹城初级中学 | 副校长 | 2017年6月加入 |
8 | 梅建芬 | 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 副校长 | 2017年6月加入 |
9 | 刘俊成 | 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 副校长 | 2017年6月加入 |
10 | 韩 燕 | 武进区淹城初级中学 | 副校长 | 2018年8月加入 |
11 | 吴英亚 | 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 | 副校长 | 2018年8月加入 |
一、建立工作室运行机制
工作室是一个共同研讨,相互学习,共谋发展的平台。为了更好地发挥工作室在提升成员专业能力素养和学校管理水平,促进成员进步成长和成员学校管理效能的作用,我们建立了以“助力”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的工作室运行机制。
以“助力”为目标。助力工作室成员的成长,助力成员学校的发展。指导帮助各成员研究教育教学,丰富办学思想,优化办学策略,提升教育智慧,提高管理能力,使各成员对学校内涵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更科学的决策,更强力的执行,进而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支持。
以“问题”为导向。发现问题就是进步,解决问题就是提高。达成“助力”目标,首先必须找到影响或阻碍成员和学校进步与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关键因素。工作室以帮助解决各成员实际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为己任,以团队集体的力量,指导帮助各成员对学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诊断分析,找到问题,找准问题,抓到重点,抓住关键。
以“项目”为抓手。将问题转化为课题,以项目研究的方式,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措施。根据工作室研究项目“学校内涵发展的行动研究”的要求,各成员以学校内涵发展为核心,结合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与困难确立研究项目,组建项目研究团队,带领团队开展学习与研究,探索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策略与措施。
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各种活动,研究探讨学校管理中的各种问题,为各成员项目的研究工作提高帮助与支持。制定工作室工作计划,按计划开展各项工作室活动。
二、工作室的主要工作
1.制定工作规划。
根据教育局的要求,工作室在集体研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确立了“学校内涵发展的行动研究”的研究项目,制定了工作室三年行动规划和学年工作计划,确保工作室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明确工作要求
制订成长计划,每个成员都要制订三年个人成长计划,确立个人三年发展目标,规划好自己的成长路径。
确立研究项目,每个成员都要根据工作室“学校内涵发展的行动研究”项目,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确定自己的研究项目,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自主开展研究活动。
完成学习任务,每个成员都要增强学习意识,开展学习活动,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读书心得。要求每个成员至少订阅两本教育教学研究类的杂志,要求成员认真阅读《教育哲学》和《学校转型》两本专著,工作室将适时组织读书心得交流活动。每人至少写了一篇读书心得。
加强教学研究,每个成员都要关注学校教学改革,深入课堂、研究教学,每学期至少开设一节公开课,开展一次学术讲座,努力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领头羊,带头人,有的还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带动更多的老师一起成长。梅建芬副校长参加武进区名师大讲堂、武进区-尼勒克县名师送教活动,还多次参加武进区送培活动;朱小波副校长受邀到武进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前黄社区中心、雪堰初级中学等地作讲座;沈加彬校长在2018年区暑期教育干部培训班上作TED演讲,还受邀到常州四中、寨桥初中作主题为《打造博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讲座;蒋仕先校长参加区名师送培活动;何爱芳副校长在市教育局组织的江苏省义务教育教育阶段标准化建设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及时总结反思,每个成员都要经常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反思,在总结中进步,在反思中提高,每学期至少写一篇教育教学的论文或总结。
3.开展研讨活动
工作室的主要活动方式有参观考察、教学研讨、主题研讨、学习交流等。
主题研讨,每月至少开展1次主题研讨活动,工作室成员学校轮流承办。探讨内容为承办学校成员的研究项目,首先是项目研究主持人作主旨发言,汇报项目研究的进展情况,提出项目研究中的困难与困惑。其次是工作室成员进行研讨交流,围绕项目主题各抒己见、思维碰撞,畅所欲言、出谋划策,引导工作室成员跳出行政分管的圈子,全面关注学校管理的各项工作。最后是主持人进行总结点评,对项目研究工作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研讨,充分发挥湖塘实验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引领作用,与主题研讨同步开展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每次研讨,湖塘实验中学和承办学校各安排一位教师进行同课异构教学,各成员学校安排一定数量的教师全程参与观摩和研讨活动。工作室全体成员参与同课异构教学观摩,引导各成员更加关注课堂教学,既关注自己的课堂教学和业务成长,也关注学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共开展了10次教学研讨,20位教师在研讨活动中上课,800人次参加了研讨活动。
4.参观考察。
组织工作室成员参观考察成员学校的校园文化、学生活动、课堂教学,坂上初中的班级文化建设、湟里初中的大课间活动等给工作室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鼓励支持工作室成员自主安排外出考察学习活动,工作室成员都有3次以上外出学习培训考察活动,例如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区集团化学校校长领导力提升主题研修班,在北京举行的区推进教育现代化主题校长高级研修班,在苏州举行的叶圣陶教育思想研讨会,在山东举行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实验区联席会议,在四川德阳举行的“打造魅力班会”研讨会,考察宁波高新区综合素质评价实验等。
三、工作室的成效与影响
工作室成立以来共开展了10次主题研讨活动,成员作区级以上报告讲座31场次(听众2810人次),开设区级以上公开课16节(800人次参加听课),论文发表或获奖9篇,获各类荣誉28项。
工作室为各成员能力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支持,成员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实践工作能力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顾志被评为常州市特级校长,“自主学习型课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获2017年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应邀在常州市教学成果报告会、武进区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培训班上介绍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应邀分别为前黄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前黄高级中学、芙蓉初级中学等学校作“中层干部的角色定位和品格修养”的讲座报告。
沈加彬,获武进区人民政府嘉奖,应邀到常州四中、寨桥初中等学校作《打造博约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的讲座;徐文明,被评为常州市教育管理拔尖人才、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郭曙,被评为武进区先进教育工作者,获武进区校长聚焦课堂听评课一等奖;蒋仕先,被评为常州市教育集团工作先进个人、嘉泽镇优秀共产党员,坚持参加区名师送培活动;梅建芬,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六届全国中学物理名师课堂教学展示一等奖;何爱芳,被评为常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在江苏省义务教育教育阶段标准化建设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刘俊成,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比活动中获部级优秀课,在武进区校长听评课活动中获二等奖;朱小波,被评为常州市教育管理拔尖人才、武进区优秀教育工作者;韩燕、吴英亚两位校长本学期刚加入工作室。
顾志平撰写的《自主学习型课堂——优化师生的教与学》《校长的领导力:情怀、思想和行动》分别 发表在《江苏教育》和《江苏教育研究》杂志上;沈加彬撰写的《基于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思考》发表在《考试周刊》上;徐文明撰写的《城乡均衡教育之农村初中差异教学的思考》 发表在《新课程》杂志上;梅建芬撰写的《概念教学:经历过程 渗透思想上发展能力》发表于《中学物理》杂志上;刘俊成撰写的《文学名著阅读的组织与指导初探》发表于《课程与教学》杂志上;朱小波撰写的《数字化时代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发表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上;何爱方撰写的《心相近,爱相随》获武进区论文竞赛一等奖。
工作室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工作室十分关注课堂教学,坚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支持,各校教学改革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湖塘实验中学的“自主学习型课堂”建设,湟里初中的“博约”课堂建设,成章初中的“三自”课堂建设均取得了一定成绩,坂上初中、夏溪初中等学校也在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逐步改变了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式。(建设“自主学习型课堂”:在尝试教学思想指导下,以教学案为载体,以优化教与学的方式为目标,以自主学习为突破口的“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教学案“一体化设计,个性化完善,多样化实施”的编写和运用机制,自主学习型课堂“育人为根本、学生为主体、能力为重点”的基本理念,“以学习为中心、以思维为主攻、以探究为主线”的实践原则,“先学后教、多学精教、自研自省、当堂检测”的核心要素,确立了自主学习型课堂“359” 教学模式)
工作室成员都能独当一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学校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工作室的活动也为成员学校优化管理,提升质量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学校发展的业绩是学校全体领导班子和教职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不能算到工作室的头上。
对照上级的要求,我们还有许多方面做得不够,和其他校长的工作室相比,我们还有许多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大更多成绩。敬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