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校发展内涵的行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30日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超级管理员

根据区教育局关于名校长工作室的职责要求和运行机制,本工作室将以“提升学校发展内涵的行动研究”为研究项目,以此为载体开展学习、研究和实践。

一、项目背景

学校发展的内涵,是相对与学校办学规模、设施条件而言的,主要指学校的办学水平、文化品质和教育质量本质的发展提升学校发展内涵就是全面提高以师生身心发展为基础的教育质量和办学品质,着力促进学校教育优质发展、特色发展。

提升学校发展内涵,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是我国推动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的客观要求,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多样化教育需求的客观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高教育质量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学校在激烈竞争中赢得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2017年1月国务院颁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把“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确定为“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和一个主要目标,强调要“紧紧围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个主题,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新育人理念,创新育人方式,改善育人生态,全面提升育人水平”;要促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学业水平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全面提升”。而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关键是要加快提升学校内涵发展的水平和品质。

2016年,常州市教育局提出了“新优质学校”创建的战略任务,在5年内创建100所“新优质学校”,推介100位校长的办学思想,打造100种学校特色文化。“新优质首先是一种回归,推动学校教育回归到教育的应有价值追求上来从关注知识的习得转变为关注人和生命的发展创建新优质学校既要反思总结既往学校发展的成绩与经验,问题与不足,更要思考与研究如何进一步丰富办学内涵,提升教育质量。

我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十多年来,中小学校的基本设施、技术装备等办学条件已基本实现现代化。学校内涵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广大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全区教育教学质量达到较高水平,学生和教师得到良好发展。但仍存在着教育教学效益不高、特色不特,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面对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目标,面对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新需求,我们必须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努力在学校内涵发展上有新追求、新举措。

二、项目目标

校长是一校之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和责任人。本工作室设立这一项目,将通过研究与行动力求达成如下目标:

1.促进本工作室各校长成员更新教育理念,增强主动发展意识,提高对内涵发展的领导力和决策力,并在理论素养、管理水平等方面也有较大提高。

2.在合作研究、互鉴互助中帮助各校基于实际、面向未来,谋划策划、系统设计,制定和完善重在提升学校内涵发展水平和质量的发展规划,使各校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确立科学的发展目标、落实切实可行的行动策略。

3.在合作研究、互鉴互助中促进各校选定重点,精准发力,在加强文化建设、推进课程建设、创新德育工作、深化教学改革、培养教育特色、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从而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内涵发展水平在现有基础上获得较大提高。

三、项目内容

根据上述目标,基于本工作室的性质和职能,本项目将着力研究如下内容,完成如下任务:

1.加强学习研究,提高各校长成员的思想认识和理论素养。将组织本工作室成员认真研读《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认真学习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师发展等方面的理论和经验,深入研究学校内涵发展的要求、规律以及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学习研究进一步转变观念、明确方向、理清思路。

2.加强总结分析,帮助各校长成员正确把握本校内涵发展的现实状况。将通过现场考察、交流研讨,逐校总结分析多年来内涵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与经验,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以及可能的生长点。

3.加强谋划策划,帮助各校长成员研制、完善本校的发展规划。将在学习研究、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引领和帮助各校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内涵发展进行顶层设计、系统规划,以进一步提升办学思想、明确发展目标,进一步研究确定本校在文化建设、德育创新、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师发展等方面的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

4.加强行动推进,帮助各校长成员及其所在学校在内涵发展上取得新进展、新成果。将帮助各校根据本校实际,分期分段选定重点、落实措施、扎实推进,争取在文化建设、德育工作、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做出一些实绩,创出一些特色,形成一些品牌。引领各校长成员在行动中研究,以研究促行动,在研究与行动中提升领导力和管理水平。

四、项目实施

1.统一思想认识。组织成员学习有关文件,使各位成员认清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明确提升学校发展内涵的必要性、重要性。在这基础上研讨、修改和完善本项目方案,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使之成为大家共同的意愿和追求。

2.落实研究任务。根据研究确定的项目内容,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落实各成员在各阶段的研究任务和工作责任,使本项目既是本工作室的研究课题、研训载体,也成为各成员单位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

3.开展交流研训。根据项目内容和行动计划,将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交流研讨、专题研究等研训活动。将约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到场作理论讲座、现场诊断和工作指导。

4.加强现场指导。坚持集体研训与个体指导相结合,将根据项目内容和各校实际,定期到各成员学校进行现场考察、专题研讨,帮助学校总结经验、诊断问题、出谋策划,推动学校付诸行动、扎实推进。

5.重视总结提炼。定期总结反思本项目的进展情况和研究成果,及时总结提炼各成员单位在推进文化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内涵发展中的成果与经验,并在武进教育网等有关媒体上推介,在两年后汇编一本文集。

五、项目计划

根据工作室三年一个周期的活动过程,本项目计划从2017年8月到2020年7月,用近三年时间完成研究任务,达成预期目标。

第一阶段,2017年8月-9月。组织学习培训和专题研讨,在这基础上修改完善本方案,并明确各校长成员的研究任务和工作责任。

第二阶段,2017年10月—12月。完成第2第3两个项目内容的研究任务,对各成员单位内涵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和剖析,帮助各校制定或完善发展规划,并确定下一阶段的发展重点和行动策略。

第三阶段,2018年2月—2020年4月。落实第4个项目内容,将以学期为单位,帮助各成员单位每学期选定1-2个重点,精心设计,采取措施,扎实推进。每学期期末组织总结反思,开展总结交流活动。

第四阶段,2020年5-6月。做好本项目及工作室的总结工作,形成相关成果材料,召开相关总结评估会议。

 

 2017年5月25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