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我们马杭中学,感谢顾校长把活动地点放在这里,马中校园环境比较优美,有小桥、流水,就是操场陈旧了一些,学生的反映慢了一点,待会儿有机会可以校园里走一走。
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听课经历,看到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师的一言堂现象,学生的参与率低、听课效率低,学生眼高手低,上课时听听会,下课后做做错等等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思考如何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十年之前,我很荣幸有机会参与了实验中学教学案课题的研究,学到了很多,让我受益匪浅。在自己的教学中,我也坚持备教学案、用学案上课。2018年我来到马杭初中,分管教学、教科研,2019年,我校接受四年一次督导评估,我和教科室、教务处的几位主任一起,通过多方学习,初步形成了“3+2”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评估那段时期,“3+2”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地比较好,但后来的推进工作不太顺利。今天想借着我们工作室各位校长的光临,恳请大家对“3+2”的模式提出宝贵意见,尤其是顾校长,能为我指点迷津,3+2”课堂教学模式改进的地方?“3+2”课堂教学模式,是否可以推进?如何更好地推进?
教学模式介绍:
一、背景阐述
武进区马杭中学的学生绝大多数(84.56%)是外来务工子女,超过30%的学生来自于新市民小学(2021年七年级518人,其中157位学生来自新市民小学),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作业习惯等都不尽人意。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校老师在校长室的带领下,经过多方面的学习,初步形成了“3+2”课堂教学模式。希望通过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一些改革,促进教师们精心备课,创设丰富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勤于思考、敢于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最终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实现优质轻负的高效课堂。
二、模式解读
1.流程图示
2.关于“3+2”
“3”就是“三导”:情景导入、问题导学、指导感悟;“2”就是“二反”:反馈检测、反思评价。
3.关于“三导”
“三导”中的第一导:情景导入(2分钟)
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要达到两个引发:一是引发内容,新旧联系自然导入;二是引发思维或情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本环节须紧密结合目标,明快简捷。
“三导”中的第二导:问题导学(13分钟)
问题是探究的核心,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设置环环相扣或由浅入深的问题,对重点、难点的设问要引导从多层面、多维度去解读,逐步提高学生的发现能力和理解能力,帮助学生积累问题探究的经验和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导”中的第三导:指导感悟(10分钟)
指导感悟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是相关概念的认知;第二是解题方法归纳。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开展问题研究,掌握相关概念;并和学生一起开展问题研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并及时归纳总结,建立相关模型,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和度厚度。
4.关于“二反”
“二反”中的第一反:反馈检测(13分钟)
反馈检测一般在课堂上通过限时作业的形式完成,它不仅可以让学生及时巩固课堂新知,还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作业设计要求题型多样,有梯度,基础题70%左右,中档题20%,思维拓展题10%左右。要求当堂反馈,反馈方式可以教师校对、面批、小组互批等。然后要统计学生的完成情况,并对学生检测中的困难给予及时的精准的点评。当堂反馈检测的时间分配:学生独立完成的时间在8分钟左右;校对答案时间在1分钟左右,统计、精准点评时间在4分钟左右。
“二反”中的第二反:反思评价(2分钟)
反思评价是整节课的收尾阶段,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内容包括复习本节课的新知和方法,学生存在的问题点拨,承上启下激发学生对后面学习容的兴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