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 教师 工匠——武进区南夏墅初级中学张丽萍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0日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玲

盯着书桌上《做有工匠精神的教师有感》这本书足足三分钟才怀着虔诚的心翻开封面,发现接下来的一页和封面内容一样,我自问编者为什么要重复这页呢?看完后回过来想才知道扉页上那段话是对整本书的提炼和总结,是这本书的灵魂。尤其是最后一句“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幸福。”让我陷入了深思和回忆之中。我在想:我作为一个老教师有没有过这样的幸福体验呢?

体验一:一节区级公开课   2001年12月,我第一次有机会承担上区电教公开课,开课前一阵正好我去扬州听魏书生的报告,这是我第一次面对面接触大师,我心里很激动,希望能对我的这次开课有所帮助,我白天认真记笔记,晚上反复琢磨,还利用晚上时间和在扬州听报告碰巧遇到的大学同学一起讨论这堂课,得到很大启发,扬州三天下来上课流程基本在我心里成型。回来后我再反复修改,开课隔夜,我在家里对着墙上的大镜子反复模拟上课,每一个神态、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力求自己满意。我对自己、对学校的负责让我高度重视这节课,每一个细节都追求极致,功夫不负有心人,那节课获得36位听课老师的好评,我后来还以这节课为案例写了一篇电教论文,获得区一等奖。几年后在偶然的场合我遇到一位陌生的老师,他问我:“你是坂上初中的老师吗?我听过你上的课《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上得很好,我印象很深!”当时我心里无比开心。

体验二:一次给学生自育的机会   记得有一年中考前一周我班失窃一千多元,我冷静的想着如何把这突如其来的棘手事件处理好?我首先想的不是找到这个钱,不是简单的报警了事,我相信我的学生本心不坏,我想着这个学生一定是有什么情况才会这样做,一定要保护好学生的隐私,不能随便怀疑任何一个学生,不要追查是谁,而要以此事为教育学生的一个契机,变坏事为好事,于是我把这些想法首先告诉全体学生,再组织学生一起讨论这件事,大家一起商量如何达到我的教育目标,学生们一下子沸腾了,一句句真挚的、智慧的的话很有说服力,无不触动着每一个学生,令我都十分感动,第二天早上在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下钱原封不动的放在了教室讲台上。那一刻,我和我的学生都幸福的笑了。

体验三:一篇论文印三百份    那年冬天,突然收到常州市教育局的一封信,我打开一看是通知我把参加常州市教育学会评比的论文打印300份去参加常州市的年会,当时的我很激动,因为这是我写的第一篇论文,我记得为了写好这篇论文我尽了我全部的力:当时家里没有电脑,我连续几个晚上到别人家上网查看相关论文资料,白天在学校阅览室翻阅资料,做了很多摘抄笔记,初步有了思路之后再特地赶到湖塘实验中学请教我的师傅胡小凡老师,初步成稿之后再来到一个老教师家里给他看让他给我提修改意见,经过这样认真的准备和撰写,终于一举获得区、市奖。正因为这篇论文获得市级奖才让我后来有机会参加市骨干教师的评比。有的时候认真做好一件事情好运真的会降临,还不止一次好运。

……

年轻时的我对教育教学工作谈不上有多热爱,做老师其实也是无奈的选择,但我有一个朴素的想法:既然做了就尽力做吧。

我喜欢《蜗牛》这首歌,“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我离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还很远很远,我此刻想到了我认识的那些我认为具有工匠精神的让我佩服的好老师。

2009年我有幸认识了常州市的殷涛老师,他是怀有教育理想的追梦者。我记得第一次认识他时他和我说:“我不喜欢做行政工作,我不适合在教育局,我要回到学校去。”他说到做到,果然不久就回到二十四中,后来又到朝阳中学。他说:这里的孩子同样出色;学生是主人他是服务生。他追求教育的自由、公平、民主。它带给学校最大的变化是这所学校的学生脸上的阳光和笑容。

还有我认识的贺剑英老师,她在我专业发展路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认为她几十年不变的发型,永远年轻阳光靓丽的外表正是她专注于教师工作的外在体现。多年前偶尔的一次机会听她家人谈起:她双休日除了去看望她母亲其他时间几乎全部在家用来看书、写作了,假期几乎不怎么出去。我想: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的,只是你不了解人家背后付出的汗水而已。

……

现在急功近利的社会最缺少的就是像他们那样的将教育作为终身事业并专注、执着于教育教学,力求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细、极致,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幸福的人。我向他们致敬!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