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状分析
自2001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在湖塘实验中学工作,任教数学学科,担任班主任工作8年,行政管理工作12年。二十年来,我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立足三尺讲台,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入选了江苏省教育家型教师创新培育计划,被评为了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曾两次获得江苏省中学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评比一等奖。
近年来,为切实转变初中数学“重知识轻能力素养”“重解题轻解决问题”等不良倾向,我积极推进“数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方式变革”等研究工作。为此,还主持研究了多个省级课题,比如: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课型范式与教学策略研究”(2018年结题)、江苏省教育厅重大研究项目“基于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自主学习型课堂研究”(2019年结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结构化视角下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开发研究”(在研),等等。相关研究成果获得了江苏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近五年,还在《上海教育科研》《教学与管理》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被评为了江苏省教科研优秀教师。
同时,我还积极承担各级各类送培送教活动,担任了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导师、常州市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武进区名教师工作室的领衔人,武进区“送培上门”的导师,带领青年教师一起学习交流,共同研究,共同进步。同时,我还积极参加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名师送培”活动,送培至高淳、射阳、建湖、宿迁洋河、四川昭觉、四川攀枝花等地。六年来,我在各级各类送培送教活动中开设公开课和讲座40多场。本人被评为了第三届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优秀指导老师,领衔的名师工作室荣获武进区双名工作室“突出贡献奖”。
可以说,在专业成长上,我已经有了扎实的基础,但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平时,在工作中,有自己的想法,但对自己的教学主张思考还不够深入、凝炼还不到位,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管理工作,事务性的工作做得比较多,理论功底不深,创新工作不够,还需要学习提升。
二、发展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心全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通过自身努力和组织培养,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不断提升育人水平和教学品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同时,力争在近三年能通过省特级教师或正高级教师的评审。
三、具体措施
1.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根据武进区名校长工作室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照“特级”和“正高”的标准,科学制定三年发展规划,明确今后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措施。
2.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依据自己的情况制订读书计划,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教育专著,订阅三本教育杂志,积极撰写读书心得。
3.关心学生健康成长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4.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积极参加工作室研修活动,主动向领衔人顾校长学习、向工作室的各位同仁学习,学习教育管理经验,不断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5.推进数学课程建设
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主持好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结构化视角下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开发研究”的研究工作,结合学生的实际,努力开发并实施好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
6.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主持好研究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课题(江苏省教育厅基于测试分析的跟进式改革重大研究项目)“基于数据诊断深化自主学习型课堂建设的研究”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凝练教学主张,提升教学品质。
7.开展团队研修活动
主持好常州市智慧数学张伟俊名教师工作室的研究工作,以项目“系统构建初中智慧数学的实践研究”为抓手,带领工作室成员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深化对初中智慧数学课堂的研究,做到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
8.参与成果辐射交流
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送培送教活动,主动做好研究成果的推广辐射工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