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秦燕:学习力课题结题阶段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06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吴菊芬

初中自主学习数学课堂提升学习力跟踪调查与分析报告(2020.6)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型课堂提升学习力》课题研究

湖塘实验中学  秦燕

一、 前期调查分析

学习力是指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能力的综合体现,学习力是学习型组织的根基。哈弗大学研究表明,学习力=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创新思维+创新能力。2018年10月5日,课题组对初一300名学生进行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四个部分。在2019年、2020年也分别为同一批次的学生作了相应的问卷调查,平时在课堂上也会对学生进行课堂观察,通过“课堂教学观察评价表(试行稿)” 、“学生学习力评价测量表” 对学生的学习力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数据1(学习目标)显示:50.21% 学生有目标而且很明确,42.33% 的学生有目标但是不明确,而剩下的7.46%学生没有目标。大部分的学生都是有目标的,但是其中一部分的学生目标不明确。

数据2(作业与复习)显示:22.04%的学生在作业前不复习直接做作业;有35.64%的学生能在作业之前先复习;大部分学生是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完成复习的,其比例占48.33%。

数据3(学习兴趣)显示:只有41.56%喜欢数学。

数据4(预习习惯)显示:28.84%的学生是老师要求才预习,68.54%的学生每天会自主安排预习,4.5%的学生偶尔会预习。1.88%的学生从不预习。

数据5(课堂学习)显示:45.56%的学生上课是能够把握要点的,43.87%的学生只能听取上课内容,10.57%的学生注意力难以持久。

数据6(面对学习困难)显示:13.80%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主动问老师,35.29%的学生会主动去问同学,6.19%的学生会查阅参考书或者到网上查找,25.75%的学生选择做好标记,听老师课堂答疑,在课堂上解决问题,还有18.97%的学生是自己思考。

数据7(面对做错的题)显示:关于错题,66.05%的学生是先整理,再思错因;4.62%的学生是完成老师布置整理任务;还有3.36%的学生是对错题置之不理的;还有25.97%学生选择了等待老师讲解。

数据8(学习态度、动力、方法)显示:36.08%的学生觉得缺少积极的学习态度,41.48%的学生认为是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30.46%的学生认为没有坚定的学习目标,8.02%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自主学习能力,50.63%的学生认为是没有详细的学习计划,43.86%的学生则认为是自己不会科学的管理时间,还有5.51%的学生认为不能自我调节压力。

学习能力指标不良的数据归因:缺乏自我分析能力,看不到自己目前的状况,难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没有紧迫感;缺乏危机意识;学生没有意识到作业之前复习的重要性,也有的学生认为提前复习是在浪费时间;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很多学生仅仅凭借个人喜恶来学习,对于此类学生来说,学习的动力更多的是来自外界的推力,而并非是自我的意识;数据表明,小部分同学会自主安排预习,说明他们此时已经知道预习的重要性,而着手开始做起来了,还有一部分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来说比较薄弱,一方面是由于自身不能坚持,而另一方面的话是由于学校作业较多所导致的;大部分学生都是等待老师来讲解错题,有一小半的学生会主动整理错题,说明大部分孩子不知道整理错题的重要性,任由知识漏洞存在而不弥补自己的不足,等待别人去帮助,学生的自我反思学习能力有待改进、学生学习方法有待提高。

通过调研发现,学生中更多的是根据与老师的亲密程度、上课的趣味性来学习。老师要设法引导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与调控能力、学生学习习惯的维持与改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升学生学习力。因此要加强对部分孩子自主预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意识、活动参与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水平等学习力,有待提高。有关教育专家指出,无论哪种方式都不失为是解决困难的方法之一,但是值得提倡的方法是,遇到困难时,学生应该尝试借助有关学习资料自我思考,当我们思考无结果的情况下,可以和同学一起探索,最后可以求助于老师即要提升学习力。

二、中期调查分析

学习力是一种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欲望,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在新的环境下如何去学习和适应,去提高自我和获得突破。它是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一个综合体。根据课题《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习力策略的研究》研究要求,一年以来我校课题组成员针对前期调查中学生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结合课题研究、教学实际,进行了提升学习力课题研究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9为同一批次的学生作了相应的问卷调查,平时在课堂上也会对学生进行课堂观察,通过“课堂教学观察评价表(试行稿)” 、“学生学习力评价测量表” 对学生的学习力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问卷从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式、活动参与、合作意识、探究能力、知识和技能应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各方面进行设计,对学生学习力方面进行了全覆盖。

问卷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一)学习态度

1) 学习目标明确,重视学习过程的反思,积极优化学习方法

2) 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作业

3) 重视自主探索、自主学习,拓展视野

4) 逐步形成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数据显示:“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积极,热情、主动”占76.75%;“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积极热情但欠主动”占18.5% “态度一般”占13.75% “学习态度差”无。而一年前52.64% 的学生有目标而且很明确,45.38% 的学生有目标但是不明确,而剩下的1.98%学生没有目标。

数据表明:学生的目标意识、对待数学学习的态度明显改善。

(二)学习方式

1) 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能力强,会倾听、思考、表达和质疑,课前自主学习完成正确率高,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

2) 学生普遍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度高。

3) 学生之间能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并在合作中分工明确地进行有序和有效的探究。

4) 学生在学习中能自主反思,发挥求异、求新的创新精神,积极地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

数据显示:“自主学习能力强,会倾听、思考、表达和质疑”占70%;“自主学习能力较强,会倾听、思考、表达”占23.75%;“自主学习能力一般,会倾听”占6.25%;“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会思考”无。而一年前28.84%的学生是老师要求才预习,65.77%的学生每天会自主安排预习,5.30%的学生偶尔会预习。0.09%的学生从不预习。43.76%的学生上课是能够把握要点的,43.94%的学生只能听取上课内容,12.31%的学生注意力难以持久。

数据表明:一年以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学习总结反思明显提高。

(三)活动参与

1) 认真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

2) 逐步提高数学表达与交流能力

3) 积极参加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活动

4) 积极参加数学实践活动等

数据显示:“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表达能力强”占63.25%;“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占20%;“能发现问题,但解决问题能力一般”占11.25%;“参与意识不够积极主动”占5.5%。

数据表明:相比一年之前,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提高。

(四)合作意识

1) 积极参加合作学习,乐于接受任务、敢于承担责任

2) 擅于加强小组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 乐于助人,积极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4) 公平、公正地进行自评和互评,评价过程认真、负责、有诚信

数据显示:“合作意识强,组织能力好,与别人互相提高,学习效果优异”占70.5% “能与他人合作,并积极帮助有困难的学习”占12.25%;“有合作意识,但总结参与能力不强”占17.25%;“不能融洽地与他人合作学习”占0.83%。

数据表明:一年以来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水平不断提高。

(五)探究能力

1) 积极尝试、进行数学探究活动

2) 勇于质疑,善于反思,有创新意识

3) 善于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和规律,给出解释和证明

4) 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

数据显示:对事物的数学性质、规律及该事物与他事物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占69.75%;“理解较浅”占26.5%;“理解模糊”占3.75%;“未理解”无。

数据表明:一年以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总结反思能力,数学创新能力,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

(六)知识和技能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

1) 认真观察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2) 积极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

3) 自觉养成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增强综合应用能力

4)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数学认知水平的发展

数据显示:“能发现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占69.75%;“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占23.5%;“应用知识技能一般”占6.5%;“解决实际能力较差”占0.25%。“学习态度、认知水平有很大提高”占83.5%;“学习态度、认知水平有较大提高”占11.5%;“学习态度、认知水平有些提高”占5%;“无明显发展特征”无。        

数据表明:一年以来,学生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对数学的实际价值的认识感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学习习惯的维持与改良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结合我们平时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力各个方面的了解,通过本次问卷调查,我们切实看到了绝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式、活动参与、合作意识、探究能力、知识和技能应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进步,给我们进一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习力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增加了信心和动力。但是我们也认识到还存在一些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数学学习能力和应用水平不高,学生在学习水平方面的能力、认识的差距还比较明显。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力到了高位水平,要充分认识到改变和提升后进学生将要面对的困难。今后要进一步修正拓展我们的课题研究方向,抓好学生学习力提升的每一个细节,为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软实力。

三、结题调查评估

学习力是“生产力”,是创新和创造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源动力。学习力是伴随一个人终身发展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强弱的尺度,被视为现代人基础性的文化素质。对于初中数学课堂灌输教学是授人以鱼,围绕提升学生学习力展开教学才是授人以渔。在我们平时课堂教学中,对于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目标要求有时还把握不准,平时往往过于重视学业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兴趣的激发、心理的疏导,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缺乏持久性,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缺乏科学性,学生缺乏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和信心。一年多以来根据中期调查中反应出来的问题,在注重整体提高学生学习力的同时,注重了研究的细节,注重对学优生意志品质和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困生进行心理的疏通、方法的指导、能力的帮扶。2020421日,就学习力各项指标,根据不同班级,分类别、分层次调查了243位同学。根据学习力问卷调查表(与上述中期调查表相同)数据统计结果如下。

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积极,热情、主动:占91.53%;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积极热情但欠主动:占7.24%;态度一般:占1.23%;学习态度差:无。

自主学习预习能力强,会思考、表达和质疑:占81.65%;自主学习预习能力较强,会思考、表达:占16.70%;自主学习预习能力一般,占1.65%;自主学习预习能力较差,不会思考:无。

上课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表达能力强:占77.54%;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占12.99%;能发现问题,但解决问题能力一般:占5.93%;参与意识不够积极主动:占3.12%。

合作意识强,组织能力好,与别人互相提高,学习效果优异:占83.30% ;能与他人合作,并积极帮助有困难的学习:占10.52%;有合作意识,但总结参与能力不强:占6.17%;不能融洽地与他人合作学习:无。

对事物的数学性质、规律及该事物与他事物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占79.60%;理解较浅:占17.93%;理解模糊:占2.47%;未理解:无。

能发现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占92.95%;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占40.00%;应用知识技能一般:占6.41%; 解决实际能力较差:占1.23%

学习态度、认知水平优秀:占86.19%;学习态度、认知水平较好:占12.99%;学习态度、认知水平一般:占0.82%;无明显发展特征:无。


我们将课题三次跟踪调研数据进行了比较:

  时间

学习力指标(占比例)   

2018年10月5日

201911

20204

学习目标明确

50.21%

76.75%

91.53%

自觉主动预习

68.54%

83.50%

81.65%

上课听讲专注有效

45.56%

71.00%

77.54%

自主学习能力强

64.20%

64.25%

81.65%

合作学习主动积极

45.27%

76.83%

83.30%

探究钻研创新能力强

58.37%

68.75%

79.60%

知识应用意识水平高

73.88%

90.25%

92.95%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上进

75.51%

95.00%

99.18%

三年以来在学校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力不断增强。其中“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自觉主动预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上进”三个指标优秀率均达到99%左右;非智力因素的迅速提升的同时促进了相关学生智能的提升。其中“自主学习能力强”提高到90.92%,知识应用意识水平高”提高到96.68%,探究钻研创新能力强”提高到82.03%。学生的学习力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与同类学校相比,近两年学校在各级各类学生学业水平调查测试中,学生在中考中成绩进步明显。课题研究成效明显。

相信,通过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一定能继续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水平提供帮助,为提升教师的数学专业素养积累经验,为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持。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