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加强中学数学反思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吴敏)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3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吴菊芬

加强中学数学反思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吴敏

湖塘实验中学 213100

摘要:数学是一门难度较大的课程,学生借助认真学习个人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快速提升,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在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反思性学习,以此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反思性学习与传统学习模式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所以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认真对反思性学习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深入开展反思性学习来更加适应自主学习,本文在全面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引言:初中学生在开展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学生深入到学科所涉及的知识点中认真展开反思,才能快速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但目前大多数初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过度依赖教师的指导,这严重制约学生的数学学习,因此积极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展开反思性学习,成为初中数学教师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

一、目前初中阶段学生反思性学习活动的开展现状。

1、学生对于反思性学习缺乏全面认识

数学作为初中阶段学习难度最大的一门课程,认真学习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快速提升,也能为学生继续升学深造打下基础。尽管目前教师都认识到反思性学习对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也在积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但是大多数学生对于反思性学习并没有全面地认识,这导致学生很难融入到反思性学习活动中,即使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也很难改变学生的认识,这极大地制约了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2、学习过程对教师存在着过度依赖

大多数初中学生在长期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已经习惯了,传统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部分学生甚至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存在着过度依赖,他们很自主展开对教材中知识点的学习与探索,这对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也会产生极大的制约作用

3、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无法适应教学需要

反思性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更加注重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但是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升学考试的压力,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围绕应试教育的理念,对学生开展数学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也很难适应反复性学习活动开展的需要。所以这些问题也是需要教师高度重视的问题。

二、加强中学数学反思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1、积极引导学生在反思概念的过程中加大对数学知识的认知

在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能否准确掌握教材中的概念和知识点会对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产生深远影响,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适应反思性学习活动开展的需要,教师可以紧紧围绕教材中的概念,引导学生展开反思,强化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例如在学习《相交线》这一节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积极围绕教材中提到的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侧重于引导学生质疑和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对相交直线的观察,积极反思概念中提到的内容,并利用自己的方法展开验证,这样才能借助深刻的反思强化自己的认知,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对概念的反思,对相关问题有了系统全面地认识之后,就能使教学活动取得理想的效果,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使学生借助反思性学习,逐渐适应自主学习。

2、积极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认真做好反思性学习

初中学生在学数学课程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大量例题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所以在反思性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认真做好反思性学习。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题思路,以此来更好的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对数学学科的认识,使学生借助自己的思考更加适应数学学习。

3、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数学思维进行反思

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之所以普遍面临着很大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数学思维,对问题进行反思,所以结合目前的教学现状,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展开数学学习,教师可以结合反思性学习,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要精心选择学生在完成习题过程中出现经典错误引导学生认真展开反思,反思的内容主要为自己为什么出现常规错误,出现此类错误的主要原因是自己解题过程中哪些方面没有考虑到,怎样才能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加以规避,教师要格外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积极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借助积极引导学生研究和探索教材中的知识点,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改变条件引导学生展开反思

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利用改变题目已知条件的方式来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由于利用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掌握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并使学生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等思想展开题目的分析改变条件之后,学生能够快速解答出问题,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利用这种方式来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训练,并积极引导学生总结自己解题过程中的收获和心得,就能实现举一反三的作用,一旦学生对这种新的学习方法产生了全面的认知,他们就会将这种学习方法应用于其他知识点的学习,使教学活动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学生借助教师的引导,使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

5、利用逆向思维来引导学生展开反思性学习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对于很多数学问题,从已知条件出发解决问题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难度很大,而采取逆向思维的方式,从问题的结果出发来探寻解答问题的方法,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解答问题。因此教师需要认真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要积极利用逆向思维来引导学生,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从而使教学活动取得理想效果。

结束语:综合上述所言不难看出,要从基本的概念出发,做好对学生反思性学习的引导,利用好经典例题,借助不同的解题方法以及改变题目条件,做好对学生的训练,在必要的时候引导学生通过逆向思维的方法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索,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梦怡.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中学数学反思性教学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9.

[2]刘佳旭.中学数学反思性学习之我见[J].山东工业技术,2017(05):209.

[3]王翠萍.中学数学反思性教学浅析[J].电子世界,2012(24):197.

[4]胡群武.“反思性教学”在中学数学新课改中的应用初探[J].教师,2009(13):83-86.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