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堂检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课堂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是长期以来被许多教师认可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对学生所学知识针对性地进行检查、测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有更进一步的加深和巩固,对知识概念领悟得更加深透,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质量。
【关键词】当堂检测;学习力;
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加强重视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创新教学方法模式,才能真正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将课堂后10分钟当堂检测的方法与之紧密地结合起来,就成为突破数学教学桎梏的重要契机。
一、当堂检测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的价值体现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当堂检测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及时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根据学生做当堂检测的情况来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将教材知识消化成自我理解、形成一定知识框架的过程。如果没有当堂检测或一系列周密的练习,学生就只能对知识停留在“有印象”而无法动笔的阶段,这样就不能将知识深刻的停留在脑海中。而当堂检测具有目的性、典型性、针对性以及层次性,是所学知识的“浓缩”和“总结”。且数学虽是一门知识连贯性较强的学科,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是总是将数学概念分成每一个小的知识点进行教学。教师如何知晓学生对此知识是否已掌握,如何让学生“完美”的掌握每一节知识,那就必须要通过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当堂检测,通过对全班学生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大致了解学生学习的难处并产生一系列的解决方法。
(二)纠正学习误差,巩固学习知识
据了解,部分学生在做题时遇到困难或思路不清楚时,不愿询问教师,而且会用自己在课堂上理解的做题方法进行答题。“先入为主”的思想会使学生对正确做法产生抵触。这对正确知识的传输便有了一定的障碍。而当堂检测就是让学生在对解答方法还“模糊不清”时,正确引导学生思路,堤防学生下次练习时发生思路混乱这样的状况。所以当堂检测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根据学生做题的过程,可以了解到学生理解的误差,再“趁热打铁”及时纠正学生犯下的错误。且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位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都不同。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熟能生巧,反复的练习也能加深学生的思维惯性。
(三)督促学生认真听讲
教师对学生的威慑力是不同凡响的。学生的天性——“怕”教师。课上教学时,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认真听讲,而当堂检测可以督促学生认真听讲。在做当堂检测时,教师一般都会四处巡视了解学生做题情况。学生如果没有认真听讲,那么当堂检测作业就不会做,教师在巡视时就会在该学生的周围停留时间长,对该学生会更加“照顾”。但学生往往不想这样,面对教师的威严,学生也会做到上课认真学习的状态。而且,当堂检测都是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如果对当堂检测不好好加以运用,就会导致下次遇到这个问题则无法完成等状况。当堂检测的存在就会自觉提醒学生要认真听讲。所以,这样也侧面督促学生认真听讲。
(四)帮助教师查漏补缺
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都是不同的,教师的教学手段也不能够适用于每一位学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一般的教学顺序为:概念理解——概念梳理——举例证明——当堂检测。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做题的情况,了解到学生存在的问题。当堂检测是对掌握知识与否最鲜明、最有用的反馈。教师根据学生反馈信息,将其加以分析、处理,这样就可以了解到自己教学上的不足,反思教学内容应该怎样讲才更有利于学生的接受,这样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备课思路,使得自己的课堂更有实效性、更符合学生的“胃口”。
(五)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无论是课上测试还是课后作业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对知识加深、巩固。对此,笔者认为当堂检测就减轻学生课外负担的原因有二。其一,课后作业与当堂检测的内容大抵相同,都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对提升题的探究。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对当堂检测保质保量地完成并思路正确后,在课后作业的练习上就更加熟练,做题的时间就会大大减少。其二,当学生在课堂上对该知识练习的非常熟练后,教师也不会让学生在课后做大量练习题。所以,这就减轻了学生课外的负担。当堂检测不仅将课上的时间发挥到最大,也大大增加了学生的休息时间。劳逸结合,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力的措施
1.控制检测时间
要注重从时间的控制角度出发,发挥当堂检测的作用。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了解,长期以来是通过家庭作业以及课堂体现的方式,通过直观的观察以及估计的方式来检验,但是由于学生数量多,在检查的及时性上得不到保障,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在检测的效果上也不佳。而利用当堂检测能够在恰当的时候进行反馈信息,能有助于纠正学生头脑中的错误。信息反馈时机的科学选择是比较关键的,利用下课前10分钟,如果教学的内容相对比较多,也可在下节课上课前的5分钟进行检测,能够和实际的教学状况紧密地结合起来,灵活地进行调整。另外,要注重给学生留有充足时间,让学生能够掌握学习任务。留足10分钟,学生在这一时间范围内能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能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在课堂教学内容方面以及进度上及时有效调整。
2.注重课堂重难点针对性突破
注重课堂内容和学生特征紧密结合,同时要和学生学习情况相联系,能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测试,有重心和有侧重点地实施设计。教学当中要能够突破难点的试题,将课堂教学的目标体现出来,对于学生学习当中存在的薄弱处,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测试,提高测试的质量。例如:在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平方根和立方根等知识的教学中,针对基础性的知识进行夯实,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测试效果。
3.提高检测的质量效果
保障其难度的适宜性,提高检测的整体质量效果。围绕教学的基础知识点实施设计,课前小测考查基础的知识内容,让学生打好基础。另外,围绕教学中的模糊点以及难点知识点实施科学化的设计。例如:在对二次函数图象性质等基础知识教学中,要注重围绕学生的基础知识点来进行检测,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能作为检测的内容,避免影响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果。让学生能对二次函数图象性质的基础知识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掌握其中的要点,这样就能方便学生进一步深化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当堂检测是非常有效的,不仅起到以测代练的作用,教学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当堂检测也要注意质和量的问题。检测内容不能过多、做题时间不能过长、难度不能过大等。教师在准备当堂检测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修改问题内容、不断完善内容广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堂检测的作用,使之真正服务于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