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秦燕 )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2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吴菊芬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笔者认为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必须从兴趣引导着手,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两种学习方式,确保学生能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体,以实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能力;教学改革

一、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教师必须关注对学生的引导,通过激发学生学兴趣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并且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以更加专注的状态投入促进数学课堂。教师应当对数学课堂组织形式进行大胆创新,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1.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学科,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借助生活中熟悉的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现实生活与数学课堂之间的联系。创设生活情境是数学教学的采用方式,教师应当在分析数学知识点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将生活中的数学元素还原到课堂,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理解数学知识,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明确创设情境的方向之后,教师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收集教学素材借助生动有趣的图片和动态化的视频,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举个例子,在苏科版初中数学《轴对称图形》这一章节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比如电视机屏幕、方形的桌子、教室里的黑板等等都是走对称图形。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学习技术辅助下的生活情境更具趣味性,学生能够保持高度的热情投入初中数学课堂,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培养数学学习能力。

2.组织趣味性教学游戏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正在由青涩逐渐走向成熟,结合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活动,通过数学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同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有效培养数学学习能力。设计和开发数学游戏时,教师不能过分依赖互联网直接从网络中照搬数学游戏,而是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公平公正的游戏规则,并丰富数学游戏的组织形式。举个例子,在苏科版初中数学余角、补角、对顶角相关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连连看的数学游戏,游戏开始之前,教师应当提前准备游戏素材,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32个标注有角度的小方块,角度标记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比如34.5555.45°,学生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互为余角两个方块拖动到指定位置,用时时间最短的学生视为获胜。每一轮游戏结束后,教师需要重新标记方块中的数值,以确保游戏的公平性,并且适当调整数值大小,方便进行互为余角的连连看游戏。在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活动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并且更加积极地投入数学课堂,在高效率的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数学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更加宽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凭借自身的思考解决数学学习问题,并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角度来看,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对数学学习很有帮助,同时也对学生日后的工作和生活起到积极影响,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想到如何凭借自身力量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向他人求助。

1.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模式本身是对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一次大胆突破,教师可以通过实施翻转课堂,将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与教师课堂讲解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施翻转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为学生布置适当的课外自主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做好预习,并尝试脱离教师的监督和管理,凭借自身的力量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尝试制作导学案,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一边观看微课,一边完成教师发放的导学案。通过回收导学案的方式,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在课堂上对教学活动进行创新和优化,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以苏科版初中数学《勾股定理》这一章节为例,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适合的微课素材,并为学生发放导学案,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思考勾股定理的应用范围以及勾股定理的具体含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提前接触课程内容,带着疑问和收获投入数学课堂,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够得到充分调动,且在参与学习活动的同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只要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程氛围中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并且引导学生保持高度的热情,配合教师完成各项教学活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良好课堂氛围的保证,为此教师应当摆正自身的定位,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在生活中帮助学生解决青春期的成长烦恼。教师还应重视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能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通过风趣幽默的对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参与互动交流的同时快速接触到数学知识。以苏科版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章节为例,帮助学生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性的提问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进入教室后如何快速找到自己的座位?在看电影时如何避免坐错位置?通过具有生活气息的提问学生能够联系到自身经验,并且通过第几排第几列这类的描述来表达位置概念。真的有趣的互动氛围中,学生不知不觉便树立起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在基础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自主学习,以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三、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合作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必须在初中数学课堂组织合作探究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正式开展合作互动活动之前,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在尊重学生的主观分组意愿基础上,还应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等方面的要素,确保小组成员能够紧密配合,并且在小组内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根据具体学习任务,在小组内部进行分工,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探究素材、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负责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这样一来合作探究的效率更高,学生能够有效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1.布置主题清晰的课堂探究任务

初中数学本身是一门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反映部分数学知识难以理解,变成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当布置主题清晰的课堂探究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以实现共同进步。教师应当在课程开始之前做好教学设计,在完成课堂导入和基础知识讲解之后,布置具有一定探究价值的合作学习任务,任务难度不宜过高,避免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挫败感,任务难度同样不宜过低,避免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以苏科版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这一章节为例,清单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梳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全等三角形的特点,并要求学生围绕当两边和一角分别相等时,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这一主题进行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中学生具有充分的自主性,一方面要验证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也要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合作探究氛围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从而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2.组织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

高质量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也要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在组织合作探究活动时,教师应当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锻炼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和做学习能力。在设计课外实践活动时,教师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也要结合不同数学知识点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能够带着明确的目标开展实践活动。以苏科版初中数学统计图的选用这一知识点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数据分析和绘制图表的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收集近五次本地区人口普查的结果,作为绘制图表的数据。在课外实践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收集相关的数据资源,将本地区人口总数、学历分布情况,男女比例等数据作为图表统计的素材,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绘制统计图表。当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图表的绘制成果,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奖励。在充满趣味的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学习积极性更加高涨,学生能够在掌握数据分析和图表能力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这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在高质量的数学课堂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光建.指向关键能力发展的初中数学单元教学价值分析[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0(35):2-4.

[2]殷爱梅.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2):46.

[3]赵苏芹.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5):42-43.

[4]林金龙.探讨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J].新课程导学,2020(36):70-71.

[5]陈黎晖.自主能力,一生受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1(01):75.

[6]刘梦莲.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力[J].考试周刊,2021(03):72-73.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