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顾志平名校长工作室以来,我深深感受到“成长是一种幸福”。三年来,我为顾校长的高端引领、倾囊相授而感动,也为同伴们的孜孜以求、锐意进取而感动。回眸工作室的每一次活动,领衔人细致入微的谆谆指导,同伴们无微不至的帮助支持,让我受益匪浅。三年里,我坚持“经验——理论——实践”的个人专业成长的方向,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追求。
一、坚持以德育人,促进和谐发展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时刻谨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时时为人师表,处处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任教以来,我始终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指导自己的行动,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能和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既受到严格的行为规范的约束,又能在宽松自如的氛围中发展个性。
二、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方式
顾校长打造的自主学习型课堂,它既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三年来,我始终致力于深化教学改革工作,努力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将“轻负担、高质量”落到实处。
三年来,我积极探索基于尝试教学思想的自主学习型课堂建设,以教学案为载体,以学定教、多学少教、学教互动、精讲精练,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和不该占用的时间都还给学生,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着眼点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由“以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为中心”转变,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本人在该项目上的研究成果《基于尝试教学法的“加权平均数”教学实践与思考》发表在《中小学数学》2013年第6期,《从自觉体悟走向本质理解》发表在《江苏教育》2013年第9期。
三年来,我积极尝试开发数学微视频,开展以微视频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努力让每个学生能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我的作品《无理数的引入》荣获常州市微课评比二等奖、《图形的变换》荣获华师慕课第二届微视频大奖赛三等奖。本人在该项目上的研究成果《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发表在《江苏教育研究》2015年第2-3期。
三年来,我积极参与各级送培活动,在交流中共同进步。2013年,我担任了武进区第八轮“送培上门”培训指导任务,送培至武进区马杭初级中学;2014年,我担任江苏省农村数学骨干教师培训任务;2015年,我担任了武进区第十轮“送培上门”培训指导任务并任组长,送培至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2015年,我担任江苏省教育厅的名师送培任务,先后送培到高淳、建湖、射阳三地。除此之外,三年里本人还送培到内蒙古乌海,河北永年,天津和平等地。
三年来,工作室的每一次活动都聚焦课堂,播下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种子,让参与活动的每一位老师都有收获。就我而言,也感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2013年,本人荣获江苏省中学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评比一等奖,2013年被评为常州市初中数学骨干教师。
三、加强课题研究,提升教科研水平
在教育科研工作中,本人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努力以此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本人除了参与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尝试教学思想的自主学习型课堂的研究》的研究之外,自己还申报了一个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课型范式与教学策略研究》,于2013年被立项为重点资助课题。通过推进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常态化实施和教学研究,发展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转变数学学习的方式,提升数学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本课题,已通过中期评估。本人在该项目上的研究成果《一堂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启示》发表在“人民教育”2014年第15期上,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初中数学教与学》全文转载;《综合与实践课案例及价值分析》发表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5年第1期;《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探索与实施建议》发表在《中国数学教育》2015年第6期。
四、加强经验交流,提升管理水平
作为湖塘实验中学的一名年轻的副校长,顾志平校长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帮助,从理念到行动,从方向到落实,手把手的教我如何做学校管理,让我倍感温暖和力量,让我对自己的分管工作有了更多的自信和从容。工作室每月一次的校长经验交流,主讲校长的精彩演绎,领衔人的精辟点评,增长了我的见识、开拓了我的视野,也让我受益匪浅。
最后,衷心感谢我的导师顾志平校长,是他的无私付出引领着我不断成长,是他的悉心指导促使着我不断进步!“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厚爱和期望,我将坚守教育的理想信念,把握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不断探索创新,用实际行动续写新的辉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