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经验使我深信,听课和分析课——这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经常听课的校长才真正了解学校的情况。”为了诊断课堂,共同探求有效课堂的模式,11月17日上午,顾志平名校长工作室各位成员一行十余人走进坂上初中,聚焦课堂,共话有效教学。
活动一开始,坂中的王银花老师和淹城初中的潘惠娥老师“同课异构”执教了舒乙的《都市精灵》。年轻的王银花老师课堂教学板块清晰、品读结合、张弛有度,她通过表格梳理文章脉络、点评语句体会和谐画面、运用对比剖析文本,文本解读有深度。而潘惠娥老师的课堂则处处透着成熟、干练,她紧扣文本、关注细节、注重品读,对学生的朗读进行了细致的指导,课堂亮点频现。虽都是借班上课,但师生之间毫无违和感,学生们也如同自由的精灵、机敏的精灵,翱翔在和谐、愉悦的课堂之中。
随后的主题研讨活动中,顾校长工作室成员及相关语文老师,就“怎样的课堂才是学生深度思维参与的课堂”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大家深入剖析两堂研讨课,肯定了优点,提出了不足。湖塘实验初中的王小俊老师还给各位介绍了他们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展示预习、探讨质疑、当堂检测等教学环节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顾志平校长则高屋建瓴的启发了大家对课堂的审视,他表示(1)语文教学的的解读要考虑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当今的社会发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2)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学会取舍,教学生“真正需要的”;(3)语文教学不应“就文论文”,除教授文章内涵外,也应关注学生思维、语言等方面能力的培养;(4)理清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课堂中学生是主体,老师的问题要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唤醒学生深度思维的参与。
有效的课堂,不仅学生在活动,更应是深度思维在活动。研讨活动中的精彩评述让与会老师体悟良深、获益匪浅,也为各位校长改善教育管理、教学观念的效能指引了方向。
常伟春校长还作了《系统谋划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的专题讲座,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坂上初中的班级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做法。
撰稿:杨黎 摄影:储晓中 审核:陈建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