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初中寄宿制学生逆商培养研究”课题组
2016-2017学年工作计划
一、文献研究,提升核心概念的理解水平
逆商,即逆境商数,是个体对自己面对逆境时的心理和行为的认知、推论与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待逆境的信念或态度,它是衡量一个人应对艰难困境的一种综合能力。现今,培养和提高初中生逆商水平受到社会和学术界的关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家庭环境和校园同伴生活的特殊性,逐步地暴露了特别是初中寄宿制学生诸在学习、人际、校园生活中表现出的如自私、怕苦、焦虑、孤独感、内向、封闭、责任心薄弱等心理弱点。在挫折日益普遍存在的今天,培养和提高初中寄宿制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即逆商,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二、重点研究,形成理性认识和可操作性的案例
1.研究目标
(1)积极主动,发挥学生自我调适在逆商培养中的根本作用,提升学生的耐挫折能力与水平。
(2)多措并举,发挥学校教育在逆商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使学校整体的校园文化更加丰富。
(3)言传身教,发挥老师在逆商培养中的导向作用,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4)形成初中寄宿制学生逆商培养的机制和策略。
2.研究内容
(1)以湖塘实验中学为例的初中寄宿制学生逆商现状调查
(2)初中寄宿制学生逆商现状的归因分析
(3)逆商培养的途径与策略
3.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拟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运用教育调查、系统分析、活动实践、总结研究等形式进行研究。
4.研究成果展示
(1)调查报告
(2)研究方案
(3)音像材料和课件
(4)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等。
三、强化组织,建立研究小组
1.现正式确定课题组人员,名单如下:
杨洋、费燕敏、卞英才、潘亚波、刘晓亮、李春林、宋云霞。
2.建立课题研究小组,每个月开展一次研究活动,形成有益的研究探讨。核心研究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杨洋
副组长:费燕敏
组员:卞英才、潘亚波、刘晓亮、李春林、宋云霞
3.具体要求每个教师每次活动教师要带一篇学习文章、或研究文章作交流,每个学期要撰写一篇文章,每个学年力争一篇文章发表。组员们按照课题中的分工各司其职,确保课题研究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