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淹城初级中学 何爱方 2017.10.25
各位领导:
下午好!很荣幸能代表武进区,就我校教育装备的管理和应用工作向大家汇报,恳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汇报的题目是《装备应用——素质教育的助推器》
淹城初级中学,坐落在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春秋淹城遗址的北侧,因“春秋淹城”而得名,是一座建筑风格与春秋淹城景区相融合、古典园林与现代气息相得益彰的现代化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106720平方米,现有52个教学班,2852名学生,全体教职工210人,是武进区规模最大的一所公办初中。
学校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获得过各级各类的奖项很多,其中让我们全体师生最受鼓舞的是“武进区素质教育质量综合评估奖”,我们学校在2007—2017年区素质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中获得了10个一等奖。目前,学校已成为武进区规模最大的、师生喜爱、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优质公办初中。(江苏省德育先进单位、常州市文明单位、常州市安全文明单位、武进区文明单位、武进区德育先进学校、武进区教育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武进区收费规范单位、武进区和谐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素质教育质量高,装备应用是保障。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尤其是多年连获素质教育质量评估一等奖这样的综合性荣誉,其中很重要一点是教育技术装备在保障、促进、引领学校教育教学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信息处的周主任幽默地跟我说,教育装备就跟我们生活中的钱的作用一样,教育装备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装备是万万不能的,当然,有了装备,不好好管理和应用,也是万万不可以的。所以,从学校发展的某种层面上讲,教育装备,就是素质教育的助推器。下面,就我校在教育装备的配备、管理和应用方面,在保障、促进、引领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方面向大家汇报,恳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一、装备
学校教育装备按《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类配备。有图书馆、阅览室及藏书室,藏书121640册,生均图书43册。另有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录播教室、音美专用教室、舞蹈房、体育器材室、春秋文学社、卫生室、心理健康教育室等一应俱全。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学校的教育装备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我校52个普通教室和30多个专用教室中,共有80多套多媒体设备,4套交互式电子白板,2台交互式一体机,3块智慧黑板等,教学区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学校领导和教师始终注重教育装备的管理、教育装备和最新科技发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运用技术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积极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和智慧化校园的建设。
二、管理及应用
1.领导重视,完善装备管理体系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教育装备工作,每学期召开教育装备工作专题会议,成立了教育装备工作领导小组,由成建国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教育装备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有各中层科室管理人员、各装备室负责人。
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 2016年8月增设了信息处这一中层科室,统一协调办公室、教务处、教科室、政教处、总务处、工会等各部门的信息化工作,明确科室管理职责,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效率,形成良好的管理体系。
2.技术创新,搭建装备管理平台
为了提升学校教育装备的管理水平,让教师方便使用,学校信息处成立以来,我们在管理应用上不断创新。
一方面,我们要求52个班级,每个班级都设置了电教管理员,定期召开班级电教管理员会议,培训他们对班级多媒体设备常见的简单故障的排除,交流总结班级电教管理得失,对优秀的管理员进行表彰。
另一方面,班级多媒体设备、教师办公电脑由学校信息技术老师分工负责维护,通过班级电教管理员设备报修单报修,教师还可以通过学校QQ工作群、微信群、学校微信企业号、电话等方式报修,本学期我们还建设了学校“微信快报修”平台,对全体教师进行使用培训,提高了学校设施设备的故障报修、响应与维修速度,班级多媒体设备还进行了服务外包,提高了设施设备运行质量。
3.全员培训,提升装备使用效益
教育装备的管理和应用关键在于教师。如果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得到了真正的转变,在教学中能自觉应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作指导,在现代教育技术操作上熟练地掌握必备的技能,教学质量就会产生质的飞跃。
因此,我们制订了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采用全体教职工集中培训和教研组、备课组集中培训及个别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教师教育技术装备应用培训,目前全校所有教师都能够熟练使用班级多媒体设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大大提高了学校教育装备使用效率,在提高了教师运用学校教育装备进行教育教学的积极性的同时,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学理念方法与技能的改变,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和学生能力的提升。
4.依托装备,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学校重视素质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探索多元化发展的道路。老师们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资源将功能优化发挥,大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体育、艺术、科技是我校素质教育的特色亮点。我校加强传统体育学校的建设和管理,打造出以田径、游泳、篮球、足球为主的学校体育特色项目,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坚持把体育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形成校园内和谐快乐、健康发展的新格局。学校一直重视艺术教育,确立了“艺术特色”的发展方向,根据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走多元化的艺术特色之路。创设优雅的育人环境,在音乐、舞蹈、短剧、文学、经典诵读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科技方面我们也是硕果累累。
我校开齐开足各类国家课程,积极开发校本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
我校将社团和综合实践活动优化整合,既有利于保障学生的活动时间,又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我校的“春秋书院”图书馆,全天开放、全开架借阅。2016年5月正式创办了春秋文学社,其宗旨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热爱祖国文学的情感,激发兴趣,扩大视野,充实业余生活,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给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风采和相互交流的空间,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发展学生语文特长,为开发学生文学潜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5.关注发展,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学校在管理、应用好已有教育装备的基础上,还积极关注教育装备的发展,结合学校现状,组织人员认真编写了《淹城初级中学智慧校园建设方案》,对学校未来几年的装备建设有了清晰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今年经过论证,正在实施的有智慧校园安全管理系统(门禁系统)、昊润教学交互一体机、上海易教智慧校园云平台、智慧教室等。
新技术、新装备安装、调试完成后,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一方面,先对骨干教师进行培训,然后带动本教研组老师一起学习使用,这样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提升学校的新技术使用水平。
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机房等部分事项已经实现了电子化管理;网上申报社团及综合实践课程;初一新生网上报名系统;学校微信企业号和微信服务号的推广等。教学设施设备的不断完善,极大提高了教师工作的效率和家长学生的满意度。
以上汇报是我校教育装备在管理和应用方面的一些做法,自认为做得还不够完善,希望能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改进。
我们的目标是:首先,将现有的装备资源充分有效应用于教育教学,服务师生。其次,期望通过2—3年的努力,走进我们淹城中学的校园,看一看,随处可见自主学习的共同体,扫一扫,处处皆是幸福和谐的二维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