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一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1日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玲

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刘俊成  

一、教育活动需要哲学吗?

        教育目的的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教育目的具体要回答的是理想想的人的素质和规格。虽然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都可以提供一定的知识基础,但不可以界定教育目的的要求。我们培养的人不仅仅是要满足现实社会的要求,更是要能够改造并推动现实社会的发展。因此,哲学的思考和哲学的知识,对于所有从事琐碎的教育工作的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以课程政策为例,众所周知,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影响课程改革的因素有很多,但无论是什么因素的影响,最后都要归结到“什么知识最有教育价什”,“如何学习这些知识才有价值”,“如何评价这些知识的学习”等基本问题上来。不对当前的认知论或知识理论进行深入思考,课程改革就只会停留在经验层面上,满足于具体学科知识的增加或减少,而不能有任何实质性的进步。

哲学对于教育活动之必要性还通过对教育理论的影响而表现出来。必须承认,教育活动是蕴含着理论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实践的革新根源于教育理论的创新。缺乏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活动就只能陷入陈规陋习中。

因此,想成为一名真正的有造诣的教育家的话,那么哲学是必须花大力气去努力学习的。

二、什么是教育哲学?

         黄济对教育哲学的认识:一是从自身特质出发,把教育哲学的视野定为“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把对象定为“教育中的根本理论问题”。二是从教育哲学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出发,认为教育哲学是教育学科群中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

        教育哲学的价值:一是可以帮助教育者思想的成熟,增进教育者的理性。例如,有的老师对“什么是教育”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更谈不上为自己所实施的教育行为做理性的说明。这样的老师在教育价值观上难免经常矛盾,在方法上也难有整体的考虑。教育的时间和资源在他们手中浪费掉,孩子们的前程在他们的手中耽误了。二是引导教育者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教育哲学是实践哲学,可以帮助教育者反思那些外在教育行为背后的基础性观念,理解他们的个体发展史,检验他们逻辑的、价值的和事实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正是在这种自我反思中,教育实践的理性自觉程度得以提高,教育者才开始成为教育生活的主人,才能够明了自己所实践的对象及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和所应承担的教育责任。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