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教学绝不能炒剩饭,要教出新意,要讲究落实,讲究效率,也必须体现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原则,,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动口说、动手做、动笔演,展示、反馈、评价等的教学行为下立体、交叉获取和升华知识规律,取得了很好的复习效果。
因此,我在参考我校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复习课教学的实际需要,总结出一套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即“自主复习,构建网络——展示交流、合作深化——典型例题剖析——总结归纳、点拨升华——巩固拓展迁移——当堂检测”等六大环节。其具体实施细则如下:
(一)自主复习,构建网络
自主复习,梳理知识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复习提纲,结合课本材料,自主、有序地进行自主复习,初步感知所要复习的内容,主动构建本专题的知识网络。在自主复习的基础上,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深化、补充和完善。
在学生自主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学习小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现场指导和适时的点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概括和总结所复习的内容,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形成面,树立主干,形成网络。
(二)展示交流、合作深化
在展示环节,学生可以结合语言材料展示各组对知识的理解,全班在交流中实现知识的共享和思维的碰撞。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与启发,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矫正与反馈,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网络。当学生出现不能自主合作解决的问题时,教师适时地进行学法指导和点拨,并随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分析和利用情况。
(三)典型例题剖析
结合典型例题,展开讨论和独立思考,进一步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深化学习,解决“为什么”的知识。结合课本例题、典型例题和中考考试题,深入剖析,以一当十,典型例题既是知识网络构建的重要载体,又是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与能力之间的桥梁与纽带。
(四)总结归纳、点拨升华
在学生完成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之后,教师指导学生自己概括和总结所复习的内容,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形成面,树立主干,形成网络。要引导学生学会分类归纳、概括总结、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教师的点拨,一是对学生的展示点评,肯定好的,纠正错误的;二是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问题,作出准确答复;三是对各组普遍感觉理解困难的内容,重点讲解,归纳方法、规律。教师的点拨要有意义,不能仅局限于对学生回答的简单重复,更要拓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巩固拓展迁移
在学生完成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之后,教师要注意选择与复习重点相关联、锻炼学生分析能力、拓展延伸知识的探究性题目,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拓展知识,形成应用能力。
(六)当堂检测
对所复习的内容进行当堂检测、当堂反馈、当堂落实。在学生自练的基础上,让其互批、互改,当堂反馈矫正。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在巩固中掌握知识,在运用中转化能力,在能力展示中有所创造。
此模式基于我校“三五九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程序化和可操作性。在这个操作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索、归纳整理点拨、拓展迁移运用、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从任一个环节开始,也可以循环使用。它既能用于整本书的学习,也可以针对某一章节或某一知识点来使用,方便灵活。无论是哪一范围,都紧紧围绕“课程标准语文素养”这个中心不放。
只要我们把握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质,灵活的运用各种方式,条条大路通罗马。我相信我们上下求索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广大教师在历经磨练之后,一定能让自己的语文教学出特色、出风格。
曹小凤
201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