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型课堂建设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7-03-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通过再次学习自主学习型课堂建设的专题报告,感触颇深。我2009年进校时,学校就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构建自主学习型课堂”的改革。这几年,我校致力于“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学教互动、精讲精练”的课改理念,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形成课前自主学习——课内互动学习——当堂检测的教学模式,其中课内互动学习又分为:检查与建构、深度探究、训练反馈三个环节。时至今日,我们的理念越来越成熟,成果亦越来越丰硕。总之,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建和谐高效课堂。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要求在教师经过精心的设计和诱导之下,让学生很快地、饱含热情地投入到与知识的对话之中,投入到自主探究新知之中,真正享有自主学习的权利,发现问题、感知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课堂学习的自主价值。下面我就本次顾校长专题报告的学习,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如何构建自主学习型高校课堂,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培养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注重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方法进行指导。首先要通读课本,预习时要认真读一读这些定义法则,要逐字逐词逐句的阅读不能走马观花能走马观花,一目十行,要注意理解,可边读边划,划出重点,划出不懂的地方。然后再完成教学案。在读课本的时候要对照教学案上的几条学习目标,带着问题进行预习通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是打开教学案埋头就做,看到空格想当然地填写,遇到不明白的再去书上捕捉信息。

二、课内互动学习,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我坚持把“少教多学”的理念贯彻到底,因为我坚信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营造一个自学的氛围和民主的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而有深度的诱导,科学的指导和灵活的训练,它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但只要我们坚定不移的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育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去抓,不仅会使学生终生受益,而且对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也是大有裨益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问题的开始。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抓住一切时机,保护学生求知欲、好奇心,鼓励学生生疑、质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注意听讲,发现问题,敢于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求知,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从而在同中求异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第三、合作探究、事半功倍

学习金字塔告诉我们,讨论这种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在50%,教给别人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更是达到了90%,所以“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认为小组合作要有效,首先要培育学习小组,让学生学会合作。许多合作学习的失败在于:学生不会倾听,不会交流,只会各说各的,各干各的,表面上有合作之形,实际上无合作之神。因此,培育学习小组,让学生学会合作,就成了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前提。其次提供给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必须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合作能力,把那些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考虑周全,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

第四、当堂检测,狠抓订正纠错

当堂检测是学生巩固课内互动学所学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批阅学生当堂检测后要狠抓学生的作业订正,从而达到再一次巩固学习的效果。

我们正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前进的道路上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我们深入学习,领会精髓,在反思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走出误区不是难事。

                                                       陆樱花

                                                     2017年2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