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初三语文 执笔:张宏美 审核:胡小凡 时间:2016.9 班级 姓名
学习任务:
1.能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能用现代汉语准确译文,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把握文章内容。
课前自主学习
(一)关于作者及文题
柳宗元,中唐时期文学家。本文是其谪居永州时所作。中唐时期,政治腐败,苛捐杂税繁多,贪官污吏横征暴敛,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生活悲惨。柳宗元十分同情人民的遭遇,却也无计可施,无奈之下,他写成本文,意在向当时的统治者反映民间的疾苦——“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文题意为:说说捕蛇人的事。“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议论,可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二)给课文标小节号,尝试诵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情感,完成练习。
1.请你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啮( )腊之( )挛踠( )瘘( )疠( )
募( )当其租入( )嗣( )戚( )莅事者( )蹙( )殚( )转徙( )顿踣( )相藉( )曩( )叫嚣( )隳突( )恂恂( )谨食之( )熙熙( )孰( )赋敛( )俟( )
2.解释下列加粗字或划线词语。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 )而白章( ),触草木,尽( )死;以( )啮( )人,无御( )之者。然( )得而
腊( )之以为( )饵,可以( )
已( )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 )王命( )聚( )之,岁( )赋( )其二。募( )有能捕之者,当( )其租( )入( )。永之人争奔走焉( )。
有蒋氏者,专其利( )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 ),吾父死于是,今吾嗣( )为之十二年,几死者( )数( )矣。”言之貌若甚戚( )者。
余悲( )之,且曰:“若( )毒( )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 ),更若役( ),复若赋( ),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 ),曰:“君将哀而生( )之乎?则吾斯役( )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 )也。向( )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 )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 )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 ),
殚( )其地之出( ),竭( )其庐( )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触( )风雨,犯( )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 )也。曩( )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 )乎东西,隳突( )乎南北;哗然而骇者( ),虽( )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 )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 )而卧。谨食之( ),时( )而献焉。退( )而甘食( )其土之有,以尽( )吾齿( )。盖一岁之犯( )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 )而乐,岂若( )吾乡邻之旦旦有是( )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 )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 )有甚( )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 )夫( )观人风者得焉( )。
3.用单斜线划分节奏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4.【挑战题】“永州之野产异蛇”一句中为什么用“异”,不用“毒”?
(三)自学课文后,你有什么困惑,请写下来。
当堂检测
阅读下面短文,结合《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完成文后问题。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②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③。”而曰:“然。昔者吾舅④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⑤识之, !”
(选自《礼记·檀弓》)
注释:①[式]同“轼”,这里作动词用。②[子路]孔子的学生。③[壹似重有忧者]意思是好像有很悲伤的事情。④[吾舅]我的公公。⑤[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这里指子路。
(1)文中横线处删去了原文中的一句话,请根据文意把它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如果用“为免赋税甘愿冒死捕毒蛇”来概括《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那么,对上文的内容应怎样概括?把它写在下面横线上。(不要求对对联,字数相同、结构大致相近即可。)
总结反思
学习完本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