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标:
1.形成基于核心素养和尝试教学思想的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的初步理论。
2.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构建课堂提升课堂教学品质的水平。
研究举措:
一、加强管理,有机整合,促使各个教学团队深入研究课题
本学期学科部与项目组整合,重新确定学科部(项目组)研究主题,便于学科部(项目组)开展研究活动,分享研究经验。同时将把研究内容分解给名师工作室和行政科室,让工作室和行政科室研究承担一定的研究任务。具体如下:
1.省规划课题、校引领课题《基于尝试教学思想构建自主学习型课堂》研究分工:
(1)关于尝试教学思想和自主学习型课堂的文献研究。
研究团队:组长:陈义明,研究成员:政治学科部
(2)基于尝试教学思想的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结构研究。
研究团队:组长:徐红兵,研究人员:徐红兵名师工作室、质管办
(3)自主学习型课堂技术细节研究。
研究团队:组长:梅建芬;研究成员:梅建芬名师工作室
(4)基于尝试教学思想和自主学习型课堂的基本精神,优化课外学习活动的研究。
研究团队:张伟俊,研究成员:张伟俊名师工作室
(5)自主学习型课堂学生学习行为研究。
研究团队:组长:陈静,研究成员:陈静名师工作室
(6)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师教学行为研究。
研究团队:项目组长:胡小凡,研究成员:胡小凡名师工作室,教科室
(7)基于尝试教学思想构建自主学习型课堂教与学评价机制的研究。
研究团队:组长:金惠文,研究团队:金惠文名师工作室、教务处
2.省重大项目《基于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自主学习型课堂研究》研究分工:
(1)初中阶段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层次与布局研究。
研究团队:组长:张宇文、卞英才,研究成员:历史学科部、卞英才名师工作室
(2)基于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结构研究。
研究团队:组长:王燕萍,研究成员:数学学科部
(3)基于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自主学习型课堂技术细节研究。
研究团队:组长:张丽芳,研究成员:物理学科部
(4)基于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自主学习型课堂学生学习行为研究。
研究团队:陈静、潘亚波,研究成员:英语学科部、地理学科部
(5)基于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师教学行为研究。
研究团队:组长:徐正伟、裴赟娥,研究成员:语文学科部、生物学科部
(6)基于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自主学习型课堂教与学评价机制的研究。
研究团队:组长:高敏,研究成员:化学学科部
其他学科部和有关科室自选项目研究。各项目组应在本学科部、工作室计划中写清研究专题和研究过程,确定核心研究成员,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研究活动,活动报道和研究成果及时上传学校内网(课题管理网站由总课题组安排专人上传)。
二、加强培训和学习,明确课题研究的基本思想
1.请顾志平校长作自主学习型课堂建设报告,进一步明确课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的十六字方针、三六九教学结构和四个三的教学思想。
2.请特级教师徐惠仁对研究团队骨干进行课题研究培训。
3.利用课题网站、《求真求新》杂志和学校阅览室等加强教师的研究性学习。
三、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努力形成研究成果
1.在三个年级开展自主学习型课堂构建专题课例分享活动,所有教师参加听课,并进行课例研究分享活动。
2.各名师工作室进行专题研讨,形成初步成果。
3.组织研究骨干在暑期进行“初中阶段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层次与布局研究”,形成初中各学段核心素养和各学科关键能力的层次设计和布局。
具体安排:
二月:
1.顾校长作自主学习型课堂建设报告
2.举行各研究团队人员会议,部署本学期研究内容安排
3.邀请特级老师徐惠仁对研究团队进行培训
三月:
1.开展自主学习型课堂案例研究(重点初三)
2.举行核心骨干人员会议,整理研究材料,进行专题总结
3.参加市中期评估(3月31日)
4.组织语文、数学教师参加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培训
四月:
1.开展自主学习型课堂案例研究(重点初二)
2.参加省重大项目中期汇报
五月:
1.开展自主学习型课堂案例研究(重点初一)
2.举行各研究团队专题交流
六月:
学期研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