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方面
使学生理解斐波那契数列,掌握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
2. 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发现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审美意识。
3. 品质素养方面
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的大众数学思想;通过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和难点: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提出问题
著名的“兔子问题”:假设一对刚出生的小兔一个月后就能长成大兔,再过一个月就能生下一对小兔并且此后每个月都生一对小兔,一年内没有发生死亡,问:一对刚出生的兔子,一年内繁殖成多少对兔子?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
(二)尝试探究、展示交流
1.学生自主尝试
师:现在我们先来找出兔子是怎样繁殖的?
生: 在第一个月,有一对未成年兔子,第二个月长成一对成年兔子,第三个月它们生下一对小兔,因此有二对兔子,一对成年,一对未成年;到第四个月,第一对兔子生下一对小兔,第二对已成年,因此有三对兔子,二对成年,一对未成年。依此类推。
2.学生交流展示
师: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研究兔子繁殖的方法吗?
生1:我们可以画这样的图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