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你的判断对吗?》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图形与证明一》的第一节内容.学生经历了小学六年、初中两年来对数学图形感性的、粗线条的认识以及对简单数学问题的合情推理过程学习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并不一定正确的.还需要学习有条理地思考和理性说明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演绎推理.而这个过程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感性认识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从而产生新旧知识的冲突,说明演绎证明的必要性.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体验、数学的观察、计算、操作等途径发现感性认识往往是错误的,只有通过说理、证明等方法才能说明问题的正确性,它是学生从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的必定要思考的问题,是解决下一步“为什么要进行证明?”的关键.在本册书中本课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使下一步的《证明》水到渠成.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经历一些观察、操作活动,并对获得的数学猜想进行试验验证,体验直观判断有时不一定正确,从而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证据、给出证明.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对数学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学习难点 : 体会证明的必要性.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图中的两条线段AB与CD哪一条长一些?先猜一猜,再量一量.
四、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正方形纸片变长方形纸片的问题,应该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效果会更好.在教学过程中,所有环节体现了以题寄情,题情交融,层层递进,逐步揭示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计算(验证)、举反例乃至证明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