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介绍了开展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意义和原则,重点阐述了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课型,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为广大师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
一、引言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当今的初中数学教学打破了一味传统的以教师讲述,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增加了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是指教师结合知识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和设计课题,用问题引领学生,学生全程参与,独立思考,或自主探究或相互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本文介绍了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意义和原则,重点阐述了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课型。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意义
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活跃课堂气氛,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滑,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也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让学生在“做中学”,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学生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下,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对于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可以轻松迅速地建立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
三、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原则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取得的教学效果与教学原则密不可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变被动为主动的原则
学生是实践课的主体,他们是实践课的核心人物。学生不能抱有“怕动手”、“懒于动手”、甚至“耻于动手”的思想,而应该持有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是“寓教于乐”的新课堂,应该大胆、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
(二)、改变授课理念,变灌输为激发的原则
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教学,教师一定要摒弃传统的灌输方法,只是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当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要启发学生,点播学生,让学生自己勤动脑、勤动手。当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生错误,应当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错在何处。
四、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课型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方式很大程度地决定着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尽力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此活动。教师在编写实践活动的教案时,要写明活动的名称、目的、活动持续时间、活动准备、活动方法、活动的预期效果,活动结束后还应写活动总结等。
常见的数学实践课课型有:游戏活动课、动手操作课、实践应用课等。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课型。
(一)、游戏活动课
游戏活动课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做数学游戏。学生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深刻理解数学的公式、定理等。比如:教师在讲述完全平方公式(a+b)2时,可以绘制以(a+b)为边长的正方形(如图1),让学生开动脑筋将该正方形分割,得出(a+b)2=a2+2ab+b2的结论。当学生按照图2分割时即可得出结论。学生在游戏活动课中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
(二)、动手操作课
动手操作课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手脑并用,通过“画”、“折”、“剪”、 “量”、“拼”等方式加深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新型课型。比如:在学习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时,学生准备好剪刀、浆糊、正方体等工具和材料后按照教师的要求沿着某些棱将正方体剪开,观察正方体平面展开图的形状,再用浆糊复原正方体。学生们在剪的过程中能够加深理解平面展开图。教师可以启发提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一共有多少种?可以分成几类?学生在动手的同时既提高了空间想象能力,又提高了自主分析能力。
(三)、实践应用课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教会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如何建立数学模型。金钱如何合理地应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合理地应用金钱就意味着节约。金钱的合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建立数学模型。
例题:我校科技小组的学生在3名老师带领下,准备到外地考察,采集标本。现有甲、乙两家旅行社,其定价都一样。但表示对师生都有优惠,甲旅行社表示带队老师免费,学生按8折收费;乙旅行社表示师生一律按7折收费。经核算,甲、乙两家旅行社的实际收费正好相同。问科技小组一共有多少学生?
设科技小组的学生人数为x,学生可以轻松地列出方程0.8x=(x+3)*0.7
解方程结果x=21。教师可以启发提问:如果学生人数大于21,选择哪家旅行社更节约呢? 学生可以用函数的思想(画出函数图像)解决。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课型做了简要阐述,希望对广大数学教师有所裨益。然而数学教学中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是新型课题,具体的实践方法仍在探索中,希望广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思考,设计出活泼、生动、新颖的实践课,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李欠云.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的实践活动课[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6.(01)
[2]马玉娇.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06)[3] 教育资料.《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J].人教网.2011.10.30